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行了学理分析。从主要内容来看,现代化产业体系由服务业、工农业和基础设施体系构成,其中以工业和农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体系分别发挥着渗透融合与支撑保障的作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从驱动因素来看,技术变革、制度保障和文化价值塑造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相互依存、各司其职、不可替代,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三大关键动因。由此,文章提出了包括两条建构路径和三层次产业融合化发展在内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演进逻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逻辑、三重动因与建构路径
摘要
参考文献
相关附件
思维导图
1 白雪洁. 以数字经济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5):41−50.
4 杜传忠.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及建设路径[J]. 人民论坛,2022,(24):22−25. DOI:10.3969/j.issn.1004-3381.2022.24.005
7 洪银兴. 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2024,(2):7−9.
8 黄汉权,盛朝迅.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演进规律和构建途径[J]. 中国软科学,2023,(10):1−8. DOI:10.3969/j.issn.1002-9753.2023.10.001
11 姜长云.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6,(5):8−15.
16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9 张于喆,郑腾飞,盛如旭.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问题及路径[J]. 开放导报,2023,(5):7−18.
引用本文
郎旭华, 朱静.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逻辑、三重动因与建构路径[J]. 财经研究, 2024, 50(12): 19-32.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