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几种思路的比较分析
财经研究 1992 年 第 18 卷第 06 期, 页码:11 - 16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正> 80年代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中面临着两个主要的挑战:一是经济增长的均衡度较差,供求总量失衡,产业结构失调,导致经济起落幅度较大,二是经济活动的效益低下,较高的投资率只引致了产值的较快增长,而并未使国民收入得到相应的增长。这种情况使中国经济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保持持续的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经济效益的相应增长,但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低下,积累能力不足,加之经济效益太差,一定量的投入只能推动较少的产出增长。所以,要使90年代的中国经济顺利发展,使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金供给短缺、经济效益低下之间的矛盾,对此,理论界主要提出了以下思路。
关键词
① 参阅钱纳里、斯特劳斯:《外援与经济发展》,《美国经济评论》1966年8月号。
② 《经济日报》1991年9月3日。
③ 《1989中国经济年鉴》,Ⅱ-48页。
④ 《学习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辅导材料》,第241页。
⑤ “乘数”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R·F·Kahn)于1931年首先提出。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引进了这一概念并提出了“投资乘数”原理。
⑥ 郭树清等《我中近些年的积累水平问题》,《经济研究》1990年第一期。
⑦ 参阅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6页。
⑧ ⑩ 《1989中国经济年鉴》,《学习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辅导材料》,第37页,第212页。
⑨ 《1986中国经济年鉴》,Ⅱ-10页。
(11) 《人民日报》1991年10月11日。
② 《经济日报》1991年9月3日。
③ 《1989中国经济年鉴》,Ⅱ-48页。
④ 《学习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辅导材料》,第241页。
⑤ “乘数”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R·F·Kahn)于1931年首先提出。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引进了这一概念并提出了“投资乘数”原理。
⑥ 郭树清等《我中近些年的积累水平问题》,《经济研究》1990年第一期。
⑦ 参阅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6页。
⑧ ⑩ 《1989中国经济年鉴》,《学习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辅导材料》,第37页,第212页。
⑨ 《1986中国经济年鉴》,Ⅱ-10页。
(11) 《人民日报》1991年10月11日。
引用本文
赵晓雷. 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几种思路的比较分析[J]. 财经研究, 1992, 18(6): 11–16.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