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恰当理解最优商品税理论的一点纠正
财经研究 2005 年 第 31 卷第 02 期, 页码:15 - 26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国内外部分主流公共经济学文献将最优商品税问题归结为:政府在其预算约束下如何选择最优商品税结构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进而在严格的生产技术假设条件下求解上述问题,并得出结论:最优税制应使对每种商品的补偿需求均以税前状态的同等比例下降。然而,文章通过对单个消费者条件下最优商品税理论的重新梳理发现:(1)最优税制应使得对每种商品或服务的补偿需求均以税后状态的同等比例变化;(2)这种变化不是消费者补偿需求的实际变化;(3)结论(1)的成立是建立在小额税收的基础上,根据结论(1)提供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应谨慎。
:①在这种生产技术假定下,生产者价格为常数且固定不变。典型的可参见: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1994),迈尔斯(2001),平新乔(2000)。
②尽管市场出清约束在固定生产者价格假定下总能得到满足,但其被忽略且避而不谈,则不免产生误解最优商品税问题的可能。其外,PaulRothstein(2003)认为约束条件还应该包括生产技术约束和资源约束。
③单个消费者假设也可以视为有完全相同的多个家庭组成的人口;单个厂商的假设并不意味着厂商能够垄断整个市场,它可以视为由n个分别只生产惟一产品的小厂商组成的大厂商。这样的假设只是出于技术处理上的方便。
④通常假定xG为外生的。Diamond和Mirrlees在其大部分分析中采用该假定,并认为放松该假定并不改变最优税收公式及其相应结论(1971)。
⑤PeterA.Diamond和JamesA.Mirrless.(1976)假设生产技术为:y0=f(y1,……,yn);而迈尔斯(2001)和平新乔(2001)没有给出生产技术的函数形式。相比较而言,本文以隐函数形式假设生产技术更具一般性。V.V.Chari和PatrickJ.Kehoe(1999)以及PaulRothstein(2003)也是这样定义生产技术的。·32·李生祥:对不恰当理解量优商品税理论的一点纠正
⑥即没有被生产的产品作为其他产品生产的投入品。没有这个假设,我们将不得不考虑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的税收问题,从而使得生产者价格复杂化。
⑦定义产品0的生产者价格为1是对价格向量标准化的结果,具体可见本文第三部分;为了保证 F/ y0=1成立,通常可以假定生产技术具有如下形式:F(y)=y0-f(y1,……,yn)。
⑧对净交易征税是指政府只有当消费者进行买卖的交易时才对消费行为征税。
⑨考虑规模收益不变技术条件下,两种商品的简单情形。假定存在商品0和商品1两种商品,生产者价格向量为(1,p1),其中,商品0的生产者价格标准化为1,政府分别对两种商品征税,消费者价格向量为(1+t0,p1+t1)。从而,消费者的税后预算约束为: (1+t0)x0+(p1+t1)x1=0。重新整理可得:x0+(p1+t1)(1+t0)x1=x0+p1+(t1-t0p1)(1+t0)x1-0。可以看出政府只需对商品1征收税率为(t1-t0p1)(1+t0)的税收。
假设不对商品0征税只是对价格向量的标准化处理的结果,其本身并不是对税收制度的一个限制。
出于举例方便,这里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先后顺序(或路径),而只是简单假设商品i的价格是最后变化的。
PaulRothstein,2003,“lecturenotesontaxation”,http://rstein.wustl.edu/。
出于举例方便,这里同样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先后顺序(或路径),而简单假设商品i的价格是最先变化的。
一定范围内是指消费者价格从p 到p +t的范围,通常这要求政府的税率较小。
证明参见阿特金森和斯蒂格里茨(1996)、平新乔(2001)等的文献(见参考文献[2]、[3])。
[1]迈尔斯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 公共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罗森 财政学(第四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宇飞 当代西方财政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平新乔 最优税收理论及其政策含义[J] 涉外税务,2000,(11)、(12)
[7]黄剑雄 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政策启示[J] 财贸经济,2004,(2)
[8]吴俊培,张青 我国税制改革的优化路径[J] 税务研究,2003,(5)
[9]PaulRothstein.lecturenotesontaxation,2003,http://rstein.wustl.edu/.
[10]AlanJ.Auerbach.Thetheoryofexcessburdenandoptimaltaxation[R].NBERWorkingPaper,1982,No.1025.
[11]PeterA.DiamondandJamesA.Mirrless.OptimaltaxationandpublicproductionI:Productionefficiency[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ume61,Issue1,1971,8~27.
[12]P.A.Samuelson.Theoryofoptimaltaxation[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1986,(30):137~143.
[13]V.V.ChariandPatrickJ.Kehoe.Optimalfiscalandmonetarypolicy[R].NBERWorkingPaper,1999,No.6891.
②尽管市场出清约束在固定生产者价格假定下总能得到满足,但其被忽略且避而不谈,则不免产生误解最优商品税问题的可能。其外,PaulRothstein(2003)认为约束条件还应该包括生产技术约束和资源约束。
③单个消费者假设也可以视为有完全相同的多个家庭组成的人口;单个厂商的假设并不意味着厂商能够垄断整个市场,它可以视为由n个分别只生产惟一产品的小厂商组成的大厂商。这样的假设只是出于技术处理上的方便。
④通常假定xG为外生的。Diamond和Mirrlees在其大部分分析中采用该假定,并认为放松该假定并不改变最优税收公式及其相应结论(1971)。
⑤PeterA.Diamond和JamesA.Mirrless.(1976)假设生产技术为:y0=f(y1,……,yn);而迈尔斯(2001)和平新乔(2001)没有给出生产技术的函数形式。相比较而言,本文以隐函数形式假设生产技术更具一般性。V.V.Chari和PatrickJ.Kehoe(1999)以及PaulRothstein(2003)也是这样定义生产技术的。·32·李生祥:对不恰当理解量优商品税理论的一点纠正
⑥即没有被生产的产品作为其他产品生产的投入品。没有这个假设,我们将不得不考虑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的税收问题,从而使得生产者价格复杂化。
⑦定义产品0的生产者价格为1是对价格向量标准化的结果,具体可见本文第三部分;为了保证 F/ y0=1成立,通常可以假定生产技术具有如下形式:F(y)=y0-f(y1,……,yn)。
⑧对净交易征税是指政府只有当消费者进行买卖的交易时才对消费行为征税。
⑨考虑规模收益不变技术条件下,两种商品的简单情形。假定存在商品0和商品1两种商品,生产者价格向量为(1,p1),其中,商品0的生产者价格标准化为1,政府分别对两种商品征税,消费者价格向量为(1+t0,p1+t1)。从而,消费者的税后预算约束为: (1+t0)x0+(p1+t1)x1=0。重新整理可得:x0+(p1+t1)(1+t0)x1=x0+p1+(t1-t0p1)(1+t0)x1-0。可以看出政府只需对商品1征收税率为(t1-t0p1)(1+t0)的税收。
假设不对商品0征税只是对价格向量的标准化处理的结果,其本身并不是对税收制度的一个限制。
出于举例方便,这里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先后顺序(或路径),而只是简单假设商品i的价格是最后变化的。
PaulRothstein,2003,“lecturenotesontaxation”,http://rstein.wustl.edu/。
出于举例方便,这里同样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先后顺序(或路径),而简单假设商品i的价格是最先变化的。
一定范围内是指消费者价格从p 到p +t的范围,通常这要求政府的税率较小。
证明参见阿特金森和斯蒂格里茨(1996)、平新乔(2001)等的文献(见参考文献[2]、[3])。
[1]迈尔斯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 公共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罗森 财政学(第四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宇飞 当代西方财政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平新乔 最优税收理论及其政策含义[J] 涉外税务,2000,(11)、(12)
[7]黄剑雄 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政策启示[J] 财贸经济,2004,(2)
[8]吴俊培,张青 我国税制改革的优化路径[J] 税务研究,2003,(5)
[9]PaulRothstein.lecturenotesontaxation,2003,http://rstein.wustl.edu/.
[10]AlanJ.Auerbach.Thetheoryofexcessburdenandoptimaltaxation[R].NBERWorkingPaper,1982,No.1025.
[11]PeterA.DiamondandJamesA.Mirrless.OptimaltaxationandpublicproductionI:Productionefficiency[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ume61,Issue1,1971,8~27.
[12]P.A.Samuelson.Theoryofoptimaltaxation[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1986,(30):137~143.
[13]V.V.ChariandPatrickJ.Kehoe.Optimalfiscalandmonetarypolicy[R].NBERWorkingPaper,1999,No.6891.
引用本文
李生祥. 对不恰当理解最优商品税理论的一点纠正[J]. 财经研究, 2005, 31(2): 15–26.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