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知识资本——基于“概念格”理论的推论
财经研究 2006 年 第 32 卷第 12 期, 页码:132 - 141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已经替代了财务资本成为制约知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性生产要素,并成为知识企业生产及其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旨在以“概念格”理论为基础,对知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导生产要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以证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是由不同经济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逐步演化而来,比起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要素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知识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有效组合分析、知识资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等提供理论支持。
①经济学家研究“互补性”主要受到“收益递增”现象的刺激。以斯坦福大学的米尔格罗母(P.Milgrom)的系列文章为主导,一批来自应用数学的运筹学领域的经济学家(Kreps,Milgrom,Roberts,Wilson,号称博弈论“四人帮”),发动了可以称为“互补性”革命的经济学运动。参见汪丁丁《风的颜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197~218页。
②“概念格”其实也正是人类思维的模式之一,康德称之为“概念化”。直到1970年以后,数学家维利(R.Wille)才把这一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成为一种代数结构,叫做“概念格”。参见汪丁丁《海的寓言》,中信出版社,2003,第130~136页。
③“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最早是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心理学的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与逻辑学的联系。参见“博客中国网(www.blogchina.com)”———jjrousseau(小青),《符号学在传播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④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在《残篇》第一条提出了“逻各斯(Logos)”的概念,据亚里士多德说恰恰是赫拉克利特著作的开头,表明Logos的基本含义是话语,Logos这个词的含义的历史,特别是后世哲学的形形色色随心所欲的阐释,不断掩蔽着话语的本真含义。这含义其实是够显而易见的。Logos被“翻译”为,也就是说,一向被解释为:理性、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参见“中国现象网(www.xianxiang.com)”———张廷国,《“道”与“逻各斯”:中西哲学对话的可论性》。
⑤“格”起源于数论、代数学、几何学、逻辑学等领域,并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代数理论,近代格论大体形成于1935年左右。参见中山正著、董克诚译:《格论———格的代数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前言。
[1]汪丁丁.记住“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汪丁丁.知识印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昌明,梁捷.“概念格”上的传媒表达[J].社会学研究,2004,(1):38~45.
[4]Schwarzweller.Introduction to concept lattices[J].Journal of Formalized Mathematics,2003,(10):23~35.
[5]Ganter B,Wille R.Formal concept analysis:Mathematical foundations[M].Springer,Heidelberg,1999.
[6]何盛明.财经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7]申明.知识资本运营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8]刘国武,陈少华,贾银芳.知识资本运营绩效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J].财经研究,2005,(1):48~65.
[9]Arrow KJ.Social choice andindividual values 2nd edn[M].Yale University Press,NewHaven,1963.
[10]Burmeister E,Dobell R.Dis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 with several factors[J].Journalof Economic Theory,1969,(1):82~97.
[11]Machlup F.Knowledge:Its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J].Knowl-edge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New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2:272~290.
[12]Zhou L.The set of Nash equilibria of a supermodular game is a complete lattice[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4,(7):295~300.
②“概念格”其实也正是人类思维的模式之一,康德称之为“概念化”。直到1970年以后,数学家维利(R.Wille)才把这一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成为一种代数结构,叫做“概念格”。参见汪丁丁《海的寓言》,中信出版社,2003,第130~136页。
③“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最早是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心理学的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与逻辑学的联系。参见“博客中国网(www.blogchina.com)”———jjrousseau(小青),《符号学在传播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④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在《残篇》第一条提出了“逻各斯(Logos)”的概念,据亚里士多德说恰恰是赫拉克利特著作的开头,表明Logos的基本含义是话语,Logos这个词的含义的历史,特别是后世哲学的形形色色随心所欲的阐释,不断掩蔽着话语的本真含义。这含义其实是够显而易见的。Logos被“翻译”为,也就是说,一向被解释为:理性、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参见“中国现象网(www.xianxiang.com)”———张廷国,《“道”与“逻各斯”:中西哲学对话的可论性》。
⑤“格”起源于数论、代数学、几何学、逻辑学等领域,并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代数理论,近代格论大体形成于1935年左右。参见中山正著、董克诚译:《格论———格的代数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前言。
[1]汪丁丁.记住“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汪丁丁.知识印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昌明,梁捷.“概念格”上的传媒表达[J].社会学研究,2004,(1):38~45.
[4]Schwarzweller.Introduction to concept lattices[J].Journal of Formalized Mathematics,2003,(10):23~35.
[5]Ganter B,Wille R.Formal concept analysis:Mathematical foundations[M].Springer,Heidelberg,1999.
[6]何盛明.财经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7]申明.知识资本运营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8]刘国武,陈少华,贾银芳.知识资本运营绩效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J].财经研究,2005,(1):48~65.
[9]Arrow KJ.Social choice andindividual values 2nd edn[M].Yale University Press,NewHaven,1963.
[10]Burmeister E,Dobell R.Dis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 with several factors[J].Journalof Economic Theory,1969,(1):82~97.
[11]Machlup F.Knowledge:Its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J].Knowl-edge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New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2:272~290.
[12]Zhou L.The set of Nash equilibria of a supermodular game is a complete lattice[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4,(7):295~300.
引用本文
刘国武, 李卫星. 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知识资本——基于“概念格”理论的推论[J]. 财经研究, 2006, 32(12): 132–141.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下一篇:财经研究2006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