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中的产出之谜:学术贡献与性别不平等——以《财经研究》(2000-2012)为例
财经研究 2014 年 第 40 卷第 10 期, 页码:119 - 130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学术领域的性别不平等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认识和破解经济学研究中的性别歧视不仅符合性别平等的社会发展目标,也有助于促进学术多元化发展。文章利用《财经研究》的刊文量和引用量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学研究中的学术贡献特征及其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女性学者的刊文量仅是男性学者的1/4,平均引用量(18.58)也低于男性学者(20.68);引用量的分位数分析表明,男性学者的论文引用量受年龄、基金和单位类型影响,女性学者的影响因素与男性学者一致但不显著;性别交叉项分析表明,基金和职称两个因素有效解释了男性和女性学者的学术贡献差异。虽然女性学者的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力量快速提升,学术贡献数量也呈上升态势,但其整体学术成果非常有限,学术贡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注重自身的女性自觉和学术自觉外,女性学者还需要更多的外部学术资源以及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支持,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其学术潜能,促进经济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1]杜驰.高等教育发展与学术职业的制度变迁[J].高教探索,2008,(4):10-13.
[2]罗婷.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麦克拉肯,艾晓明.女权主义理论读本[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王怀宇,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发展的诸力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3):9-13.
[7]王小波,董晓媛.中国女经济学家状况调查及其分析[J].南大商学评论,2005,(3):190-202.
[8]肖川.何谓“学术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8):1.
[9]徐延辉.女性经济学家严重短缺:现状、原因及后果[J].国外社会科学,2002,(3):58-61.
[10]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
[11]张今杰,张冬烁.科学研究中的女性“相对不在场现象”——自然科学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87-191.
[12]Cole J R,Zuckerman H.The productivity puzzle: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patterns of publication of men and women scientists[A].Steinkempt M W,Maehr M L.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C].Greenwich:JAI Press,1984.
[13]Duch J,Zeng X,Sales-Pardo M,et al.The possible role of resource requirements and academic careerchoice risk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publication rate and impact[J].PLoS One,2012,7(12):e51332.
[14]Etzkowitz H,Kemelgor C,Uzzi B.Athena unbound: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5]Kelly G P,Slaughter S.Women’s higher edu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Dordrecht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16]Mona E,Helena B,Fredrik B.Mentor programmes:A shortcut for women’s academic careers?[J].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0,25(2):173-179.
[17]Probert B.“I Just Couldn’t Fit It In”:Gender and unequal outcomes in academic careers[J].Gender,Work and Organization,2005,12(1):50-72.
[18]Schiebinger L,Gilmartin S.Housework is an academic issue[J].Academe,2010,96(1):39-44.
[19]Zielinska E.Family versus science[R].The Scientist,2009.
[20]Zuckerman H,Cole J R.Women in American science[J].Minerva,1975,3(1):82-102.
[21]Zuckerman H,Cole J R.Marriage,motherhood and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science[J].Scientific American,1987,256(2):119-125.
①②参见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③参见陈英、陈新辉:《女性视界:女性主义哲学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参见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参见林聚任:“科学界性别分化研究介绍”,《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①由于篇幅限制,文中未报告50%和75%分位数的两项Logit估计结果,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②参见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①参见“王宁教授谈与科斯合著《变革中国》:中国转型思想市场至关重要”,《时代周报》第217期,2013-01-24。
[2]罗婷.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麦克拉肯,艾晓明.女权主义理论读本[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王怀宇,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发展的诸力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3):9-13.
[7]王小波,董晓媛.中国女经济学家状况调查及其分析[J].南大商学评论,2005,(3):190-202.
[8]肖川.何谓“学术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8):1.
[9]徐延辉.女性经济学家严重短缺:现状、原因及后果[J].国外社会科学,2002,(3):58-61.
[10]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
[11]张今杰,张冬烁.科学研究中的女性“相对不在场现象”——自然科学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87-191.
[12]Cole J R,Zuckerman H.The productivity puzzle: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patterns of publication of men and women scientists[A].Steinkempt M W,Maehr M L.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C].Greenwich:JAI Press,1984.
[13]Duch J,Zeng X,Sales-Pardo M,et al.The possible role of resource requirements and academic careerchoice risk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publication rate and impact[J].PLoS One,2012,7(12):e51332.
[14]Etzkowitz H,Kemelgor C,Uzzi B.Athena unbound: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5]Kelly G P,Slaughter S.Women’s higher edu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Dordrecht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16]Mona E,Helena B,Fredrik B.Mentor programmes:A shortcut for women’s academic careers?[J].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0,25(2):173-179.
[17]Probert B.“I Just Couldn’t Fit It In”:Gender and unequal outcomes in academic careers[J].Gender,Work and Organization,2005,12(1):50-72.
[18]Schiebinger L,Gilmartin S.Housework is an academic issue[J].Academe,2010,96(1):39-44.
[19]Zielinska E.Family versus science[R].The Scientist,2009.
[20]Zuckerman H,Cole J R.Women in American science[J].Minerva,1975,3(1):82-102.
[21]Zuckerman H,Cole J R.Marriage,motherhood and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science[J].Scientific American,1987,256(2):119-125.
①②参见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③参见陈英、陈新辉:《女性视界:女性主义哲学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参见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参见林聚任:“科学界性别分化研究介绍”,《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①由于篇幅限制,文中未报告50%和75%分位数的两项Logit估计结果,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②参见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①参见“王宁教授谈与科斯合著《变革中国》:中国转型思想市场至关重要”,《时代周报》第217期,2013-01-24。
引用本文
王西民, 崔百胜. 经济学研究中的产出之谜:学术贡献与性别不平等——以《财经研究》(2000-2012)为例[J]. 财经研究, 2014, 40(10): 119–130.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