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习禅与水墨渲淡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年 第 05 卷第 04 期, 页码:58 - 63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在唐代,习禅乃是一种文人的时尚。禅的思想渗入到文人士大夫人生理想与生活情趣中,由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形成了禅理与诗歌、绘画密不可分的局面,导致了绘画对墨法的研求,对韵味和意境的追求。这种追求便落在了以山水为自娱的"山水画"这一画科上,使得皴法和墨法孕育而出,最终导致"文人画"破壳而出。
①《坛经》第三十一节。
②佛陀跋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九《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第十六》。
③耿炜《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全唐诗》卷二六八。
④柳宗元《晨诣超禅师谈禅经》,《全唐诗》卷三五一。
⑤《全唐诗》卷一八六。
⑥“且如天下丛林至盛,禅社极多,聚众不下半千,无法况无一二。”《宗门十规论》。
⑦转引自《门类艺术探美》,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79页。
⑧南宋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转引自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559页。
⑨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88页。
⑩唐志契《绘事微言》。
转引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5页、219~220页。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6页。
彦《后画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荆浩《笔法记》。
徐建融《文人画的审美境界》,杭州,《新美术》1986年第三期,第17页。
(传)王维《山水诀》,转引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本,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93页。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转引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本,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02、208、209页。 《唐文粹》,转引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本,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02页。
[1]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M]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M] 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
[3]徐建融 文人画的审美境界[J] 新美术,1986,(3)
②佛陀跋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九《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第十六》。
③耿炜《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全唐诗》卷二六八。
④柳宗元《晨诣超禅师谈禅经》,《全唐诗》卷三五一。
⑤《全唐诗》卷一八六。
⑥“且如天下丛林至盛,禅社极多,聚众不下半千,无法况无一二。”《宗门十规论》。
⑦转引自《门类艺术探美》,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79页。
⑧南宋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转引自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559页。
⑨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88页。
⑩唐志契《绘事微言》。
转引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5页、219~220页。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6页。
彦《后画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荆浩《笔法记》。
徐建融《文人画的审美境界》,杭州,《新美术》1986年第三期,第17页。
(传)王维《山水诀》,转引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本,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93页。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转引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本,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02、208、209页。 《唐文粹》,转引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本,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202页。
[1]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M]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M] 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3
[3]徐建融 文人画的审美境界[J] 新美术,1986,(3)
引用本文
杨孝鸿. 文人习禅与水墨渲淡[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5(4): 58–63.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下一篇: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