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ll Message  >  Academic Exchange  >  Sharon  >  News Details

【视频】《外国经济与管理》网络学术沙龙第45期:组织的社会评价:整合框架、动态分析和未来展望(李颖)

Published at: : 2017-01-16 16:57:48   (View:19001)

2017年1月13日下午14:00,《外国经济与管理》编辑部举办了第45期网络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李颖博士报告其新近研究成果“组织的社会评价:整合框架、动态分析和未来展望”,这篇论文由中国人民大学王利平教授和李颖博士共同撰写,已经被《外国经济与管理》录用,即将发表。报告内容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对明晰有关组织社会评价问题的认识,整合和深化研究,以及提升组织应对社会评价的策略水平,均有一定价值。参加沙龙的听众就演讲主题与李颖博士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网络学术沙龙为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开展的创新性新媒体学术活动,以现场和网络同步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学术讲座内容,至今已举办45期。学者可通过“公司治理与财务学者”QQ群(群号:198439998)参加现场讨论,与报告人实时互动,也可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移动终端回顾报告视频。本报告视频网址为:https://v.qq.com/x/page/s0365p4jknn.html

图1  直播现场欢迎界面

【嘉宾简介】

李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报告内容】

李颖博士围绕“组织的社会评价”这个主题进行了学术汇报,她从组织社会评价的概念、研究动机、研究思路、整合框架、动态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主要内容如下:

一、组织社会评价的概念

组织的社会评价(social evaluation of organizations)是指社会公众基于对组织的感知而对组织做出的评价(George, Dahlander, Graffin, & Sim, 2016)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组织的社会评价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社会公众如何对组织做出评价;(2)这种评价会造成什么样的组织后果;(3)组织如何应对和管理社会评价。

二、研究动机与思路

由2016年4月发生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和5月曝光的“魏则西事件”等等引发了关于组织社会评价的思考。从开放系统的视角看,组织得到社会公众的评价是普遍现象,是组织与外界交换的必然产物。客观地说,社会评价影响组织的资源获取;建构地说,没有社会评价就没有组织作为一个概念性系统的存在。组织社会评价研究的“理论多元化”现状:相关概念数量多且彼此之间关系复杂。缺乏合适的分类方式对该研究领域看似零散但实际联系紧密的成果进行梳理。

报告人以“合意性”和“个体性”构建一个组织社会评价研究的分类框架,将现有的组织社会评价概念分为四种类型,以整合组织社会评价大伞下的不同概念和表述,梳理现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揭示社会评价领域不同概念背后所代表的类型化特征,为未来深化研究和讨论问题奠定基础。

三、整合框架

1. 优异评价:正合意性+高个体性

2. 满意评价:正合意性+低个体性

3. 失误评价:负合意性+高个体性

4. 罪恶评价:负合意性+低个体性

 

图2  组织社会评价的框架

四、动态分析

1. 最佳独特性:满意评价→优异评价

2. 从高处落下:优异评价→失误评价

3. 量变到质变:失误评价→罪恶评价

4. 与污名抗争:罪恶评价→满意评价

图3  沙龙精彩内容

五、研究结论

1.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组织的社会评价应当是站在日益重要的社会公众立场、兼顾评价的正面及负面特征、针对个体和类别两个层次、整合多学科贡献和多视角标准的全面系统评价。

2. 以合意性和个体性两个维度建构的整合框架,将与声誉看似紧密联系却又各有指称的地位、身份、污名等相关概念纳入同一理论框架,既可展现有关组织社会评价已有成果的全貌,同时使得各派观点的认识视角、关注焦点、理论贡献体现得更加清晰。已有的研究成果的解释焦点、理论价值以及适用范围得以进一步厘清。

3. 对社会评价在优异、满意、失误、罪恶等这几种不同类型评价之间的动态分析,从社会评价层面展示出组织行为的演变和转化,使研究者可以从动态视角,以历史眼光考察社会评价在不同类型之间转化的路径和原因。

六、研究创新

1. 聚焦社会公众眼中的组织:互联网时代的观众觉醒。

2. 本文建构的整合框架提供了一种理解社会评价的思维方式。

3. 强调社会评价的动态性特征。

【在线互动与交流】

在主题报告结束之后,在线学者提出了如下问题:(1)“动态演化的过程是通过文献归纳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实证的?”,李颖博士的回答为:“针对动态演化的过程当前未有清晰的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文献梳理归纳得到这一过程”;(2)“本文构建的组织社会评价的动态演变和整体框架呈现为二维,那么是否存在三维或者多维的框架图?”,李颖博士的回答为:“在最初考察分类的形式时,导师和审稿人都有提出这一问题,结合身份认同理论,根据当前的认知范围,个体性和合意性能够覆盖对社会评价分类的类型,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三维态势的可能,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会给予持续关注”;(3)“实证研究数据该如何收集?实证设计是否有难度?”,李颖博士的回答为:“的确,目前定量化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类型的确存在不同的实证方法,本文在文章中对各个类型都做了相应介绍”。李颖博士与在线学者的互动精彩而热烈。

(供稿:王雅丽 审核:王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