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3第45卷第1期
中国乡村创业理论构建与未来展望
庄晋财1 , 黄曼1 , 程李梅2     
1.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2.江苏大学 财经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摘要: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乡村是一个与城市互动的独立系统,而不仅仅是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空间,因此,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农村振兴。随着中国乡村领域创业实践的不断丰富,亟需构建乡村创业的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乡村领域创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创业理论的发展,适应中国乡村创业的实践需求,以解构“乡村”这一创业空间的本质规定性为逻辑起点,遵循“在哪里创业—谁是创业者—创什么业”的逻辑思路,将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界定为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开创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新企业或新事业,并将其与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及农业创业等相关概念区别开来。以此为基础,通过揭示乡村创业涉及的“主体能力提升—产业功能拓展—创业空间延展”等相关问题的内在关联,构建起符合中国情境的乡村创业研究理论框架,以回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相统一的理论需求。这对中国乡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从“城乡非均衡”向“城乡一体化”转型、从“依赖全球产业链”向更加重视“城乡产业内循环”转型,最终实现乡村系统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乡村创业农民农业农村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Zhuang Jincai1 , Huang Man1 , Cheng Limei2     
1.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2.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Summ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he rural area is an independent system interacting with the urban area, not just a space solely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refore,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not simple countryside revit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adapting t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essence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spac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llows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where to start a business — who is an entrepreneur — what kind of business to start”, and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hina’s rur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essence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s to create new enterprises or businesse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activities in rural space, with farmers as the main body and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Second,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ural space, farmers and rural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of the rur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 include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he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functions and the extension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space. Thir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rur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 includes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research, the investigation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subjects and their abilities, the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functions and the derivation of new business forms in rural entrepreneurship, the extension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space and its logic, and the promotion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to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ourth,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content of the rur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framework is, by investigating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with farmers as the main body, to explore ways and paths to develop new agricultural functions, derive new rural formats, improve the rural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m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 explore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to bridge urban-rural links,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alleviate the bas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unbalanc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insufficient rural development”.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that: First, it puts forward the new concept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view of the concepts of “farmer entrepreneurship” (emphasis on entrepreneurial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countryside entrepreneurship” (emphasis 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emphasis on industrial proper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industrial properties, and regards “rural areas, farmers and agriculture” as th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ive subsystems of rural system to deconstruct the essence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Second, it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Placing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n rural areas in the special urban-rural dualistic system context of China, and taking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ural entrepreneurial subjects — expanding the functions of rural entrepreneurial industries — expanding the space of rural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s the specific goal,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deconstructs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n rural are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flects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rural areas, farmers and agriculture”, and shows its systematicness, so as to enhance the practical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theory.
Key words: rural entrepreneurship; farmer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优先发展农村地区,并以“产业兴旺”为基础,鼓励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新创业。2004年至今,中央政府针对返乡入乡创业的特定人群和进入领域等诸多方面给予指导性意见,通过一系列鼓励性政策的落实,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并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创业的主体多元化,农民成为主体力量。除了乡村能人,创业者还包括返乡农民工、返乡高校毕业生以及城市工商资本。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780万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有540万是农民工,占比达到70%。二是创业的业态多样化,涉农产业是主要领域。创业的业态涉及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等领域,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可以看出,中国乡村地区的创业实践不断丰富,创业主体及业态选择表现出交互性和复杂性,亟需构建新的理论研究框架,用以指导中国乡村地区的创业实践,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进入21世纪后,许多国家面临农村经济转型,国外学者开始对乡村地区创业的关注(Petridou和Glaveli,2008)。例如,Fitz-Koch(2018)认为创业者身份(identity)是研究乡村地区创业的关键,强调创业者个体身份与社会身份之间交互对创业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也有学者从创业环境的视角,认为自然环境(Meccheri和Pelloni,2006)、文化环境(Aidis等,2008)、政策环境(Wyrwich等,2016)是影响乡村地区创业的因素。但是,研究中国乡村地区的创业活动,必须重视乡村本土的社区环境、产业特性以及村民的能力素质。这是因为中国乡村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治理体系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胡月和田志宏,2019),从而使中国乡村地区的创业面临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条件,例如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异性(林晨,2018)、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创业者能力素质偏低等。如果简单套用国外现有的创业研究成果来指导中国乡村地区的创业实践,可能招致严重的失败。

国内的研究从创业者主体特征、环境特征、产业特性等多维度来揭示中国乡村地区创业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张玉利和冯潇,2019)。钟王黎和郭红东(2010)认为农民的个体特质、家庭特征及外部环境对农民创业能否实现产生重要影响,在创业资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民的创业意识是影响创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张广花,2010)。陈朋等(2022)认为农村创业研究涉及到农业全产业链,包括驱动农村创业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农村创业商业模式选择、农村创业的平台建设等等。陈韩松等(2019)进一步提出农业创业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创造更多价值,促进创业成长。不难看出,国内学者关于乡村地区的创业研究,涵盖了乡村社会中的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个主要侧面,但从单一侧面来看,都难以揭示乡村地区创业活动的复杂性(Zahra,2007)。事实上,中国的乡村社会是由乡村空间系统、农业产业系统及村民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仅以农民、农村或农业某个侧面作为研究视角,无法回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相统一的理论需求,因而不能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乡村地区创业活动的本质内涵。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一是提出“乡村创业”新概念。鉴于“农民创业”“农村创业”“农业创业”等概念的不足,本文不再将“农村”“农业”作为创业外部环境特征,与农民这一创业主体相对立,而是从系统论的视角,考虑创业者的主体特质与创业环境和产业特质的内在关联,将“农村、农民、农业”看作是乡村系统相互关联互动的子系统,来解构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二是构建乡村创业研究的理论框架。乡村地区创业实践不断丰富,现有研究大多从单一侧面描绘乡村地区日益频繁活跃的创业活动,对这些创业活动的本质内涵缺乏全面系统的把握。本文将发生在乡村地区的创业活动置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情境下,以“乡村创业主体能力提升—乡村创业产业功能拓展—乡村创业活动空间延展”作为具体目标,对中国乡村地区的创业活动进行深刻的理论解构,设计的理论框架体现“农村、农民、农业”的有机联系,显示其系统性,以增强理论的现实解释力。

二、乡村创业:研究现状、概念辨析及其特征

(一)乡村创业领域的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改革,诱发乡村地区的创业蓬勃发展,相关研究受到国外学者关注。例如,希腊学者Petridou和Glaveli(2008)认为,农村经济转型诱发了农村创业与创新。创业者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和驱动者,Folmer等(2010)认为农民的个体特征是影响农村创业的重要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等;Scott(2012)将视角转向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人力资本积累、创业资本获取、社会资本支持是影响农村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关键要素。Grande(2011)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现民间技艺、农家特产、建筑地貌等赋予农场产品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是农民创业能否实现价值的关键因素。乡村创业者的创业领域选择大多数依赖与农业相关的生产和生活领域,因此基于传统农业的新业态衍生引起关注。Niska等(2012)从价值观视角出发,论证农民可以兼具农耕者与创业者的双重身份,为新型农业与生态型农业创业提供分析框架。国外学者关于乡村领域的创业研究内容,涵盖了乡村社会中的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个主要侧面,奠定了国内乡村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因此,本文根据国外乡村领域创业研究涉及的内容,从农民创业(创业者身份的视角)、农村创业(创业环境的视角)及农业创业(产业方向的视角)三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

(1)不同研究主题的文献分布。以“农民创业”“农村创业”和“农业创业”为篇名或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三类研究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分别为324篇、118篇和63篇(检索日期:截至2022年4月)。在这些研究中,以“农民创业”为主题的研究最多,比例为64%,以“农村创业”为主题的研究占23%,而以“农业创业”为主题的研究占13%

(2)不同研究主题的时间分布。动态地看,3个主题的乡村领域创业研究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主题具体情况有所差异。“农民创业”最早进入学者的视野,林红于1985年在《中国农村经济》期刊发表《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看农民创业的积极性》。相较而言,学术界对“农村创业”和“农业创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农村创业”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呈现连续发展的态势,“农业创业”相关主题直至2008年才有学者进行研究,并且呈现不连续的发展状态(如图1)。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绘制。 图 1 农村创业、农业创业及农民创业研究时间分布

(3)不同研究主题的内容分布。由于农民创业者在发现机会、驾驭环境和整合资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刘美玉,2013),农民创业成为乡村领域创业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农民创业的动因及意愿、创业行为、创业成长路径等领域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危旭芳和罗必良(2014)基于动态动力视角,认为农民创业活动实质是农民创业者通过在异质性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和适应,实现机会和资源之间变换匹配,直至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李练军等(2021)聚焦于新生代农民工,比较丰裕型、机会型、资源型和欠缺型四类。有关“农村创业”和“农业创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农村创业重点考察农民创业者和创业环境的交互影响。罗明忠(2012)认为农村创业是指农村居民为了财富增加和谋求自身发展,在农村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开办企业及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相比于城市创业,农村创业具有“规模小、个体化、分散化”的显著小农经济特征(黄德林,2008),并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郭军盈,2006)、区域制度环境(朱明芬,2010)等都是影响农村创业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农业创业进入研究视野,主要聚焦于概念界定、影响机制、路径研究等,祁明德等(2022)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创业存在数字技术赋权型、社区企业生态型、低碳经济绿色型的三种主要路径类型。

学者们关于“农民创业”“农村创业”和“农业创业”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同时构成乡村创业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但是,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以往大部分研究将“农村”与“农业”作为创业的外部环境特征,其本质还是探讨农民创业。国内研究普遍关注创业主体的个体特征、主观能动性和创业行为规律等,从微观视角去描绘农民的创业意愿和行为,忽略了中国乡村的情境性和农业的产业特性,把“乡村创业”仅仅理解为在“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动,影响了理论研究成果的政策解释力。事实上,中国的乡村社会是由乡村空间系统、农业产业系统及村民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因此,本文将“农村、农民、农业”看作是乡村系统相互关联互动的子系统,考虑创业者的主体特质与环境特征和产业特质的互动关系,构建中国情境下的乡村创业理论框架,为正在兴起的乡村创业实践如何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绿色发展与农民富裕的目标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二)乡村创业的概念辨析及特征

所谓创业,是指创业者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识别创业机会,并通过整合和利用资源开发创业机会,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创业理论研究聚焦于三个基本问题:即“谁更有可能成为创业者”“创业者如何采取行动”“创业者采取行动的后果是什么”。不过在早期的创业研究中,人们普遍聚焦于“谁更有可能成为创业者”这一问题,形成创业研究的“特质论”(Komppula,2014),并将其区分为“先赋性”与“后致性”,前者如创业者的性别、风险偏好、行为风格等,后者如从业经历、教育程度等。不过,人们很快发现,创业是极具情境性的活动,创业者之间、新创企业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创业活动的情境条件(Gartner ,1985),仅从创业者的特质,无法理解创业活动的全貌,因此将研究视角转向“创业过程”,不仅回答“谁创业”的问题,还涉及“创业如何成功”的问题。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创业研究需要揭示创业活动中价值创造的深层次来源,由此得到创业研究的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驱动,企业总能够打破市场均衡,非均衡的市场中总是存在大量的创业机会;二是面对非均衡市场中隐藏的创业机会,不同的个体在识别和开发这些机会的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周冬梅等,2020)。创业理论研究就是在上述三个基本问题和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乡村创业研究属于创业理论的组成部分,因此,上述的两个基本假设与三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乡村创业理论的前提。在理论构建过程中,人们通常把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性看作是这一理论的逻辑起点,那么,乡村创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显然就是“乡村”,正是乡村的特性使乡村创业有别于其它类型的创业。创业活动的产业选择和区域空间选择是创业者开启创业活动时面临的基本抉择(庄晋财和敖晓红,2016),识别不同产业与不同空间条件下源于市场非均衡的创业机会,正是创业者个体差异的具体体现。乡村创业理论就是试图回答在“乡村”这一特殊空间里,“谁可能成为创业者”“创业者如何采取行动”以及“创业者采取行动的后果是什么”这些关于创业理论的基本问题。正如创业理论经常强调的,创业者的创业行为选择不仅受自身特质因素的影响,还会受所处空间的外部环境制约。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这一独特的空间环境及产业演化特性,与乡村创业者的主体特征交互作用,必然对乡村创业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乡村创业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与农民创业、农村创业、农业创业等单一概念相比,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表现出复杂性和融合性,以“乡村”这一创业空间的本质规定性作为逻辑起点,考虑乡村创业的空间属性和产业属性,其含义为“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开创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新企业或新事业”。可以看出,乡村创业表现出“发生在农村、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的特征,具体从以下三方面来界定其本质内涵(见表1)。

表 1 农民创业、农村创业、农业创业及乡村创业的概念辨析
主题 研究视角 概念界定
农民创业 创业者特质 具备创业资本和能力的农民重组生产要素资源、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和创新经营形式的过程
农村创业 创业环境 在农村地区创建新组织,以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创建新的市场,抑或采取新的技术
农业创业 产业特征 个人或集体参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或全产程的自主创业活动
乡村创业 创业主体、环境、
产业选择的交互特征
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开创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新企业或新事业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吴昌华等,2008;Wortman,1990;赵立,2012)整理而成。

(1)乡村创业是发生在乡村空间的创业行为。乡村创业,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乡村空间里的创业活动。在《辞源》中,乡村被解释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比较分散的地方。美国地理学家R.D.罗德菲尔德也指出,乡村是“人口稀少、比较隔绝、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的聚落空间。因此,在人们的观念中,乡村是一个不同于城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居住的人口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与劳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容易导致分工中断,分工程度低使农业无法像工业一样实现专业化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不能像工业一样得到快速提升。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建立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进口替代”,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力量将农村剩余用于支援城市工业体系建设,由此形成巨大的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村各生产要素为了追求较高的报酬率而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从而形成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背景下,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状况,强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的重要性。在一系列的政策及战略措施中,对乡村空间的认知有三个明显的转变:一是认识到乡村是一个与城市互动的独立系统,乡村与农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乡村”的概念更强调城乡互动和城乡统筹的重要性,不像“农村”的概念仅仅强调是搞农业的地方,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将来的“乡村”作为一个地域空间的概念,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同时也不仅仅是农民生产生活居住的地方,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农村振兴。因此,看待乡村,既不能纯工业社会视角,脱离实际,也不能农业社会的视角,就农村而农村,需要用系统观重新审视乡村的资源、消费和生产关系;二是认识到乡村空间在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三是认识到乡村产业走出农业单一结构的重要性,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看作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正是这三个认知上的转变,确立了乡村空间在创业经济中的地位。事实上,许多国家的乡村发展实践证明,以乡村创业为抓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繁荣的重要路径(韩非和蔡建明,2011),比如,日本以“一村一品”为特色的“造村运动”、英国以“乡村旅游与乡村田园景区开发”为内容的乡村发展计划等。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发生在乡村空间的创业活动,也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乡村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也将原本封闭的乡村与外界联系起来,不断走向开放。因此,乡村空间范围内的创业活动,不仅是创业者对创业区域的选择结果,也是中国情境下乡村发展的应然要求,因此中国情境下的乡村创业研究,需要聚焦于发生在乡村空间中的创业行为。

(2)乡村创业的主体力量是源于乡土的农民。从概念上看,乡村创业活动能否发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创业者;二是要能够发现或构建具有商业价值的创业机会。虽然具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创业者既可来自于乡村,也可来自于城市,但是,创业本身是一个区域性事件(Feldman,2001),对创业者来说,创业机会蕴藏于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当中,这就是通常说的创业活动具有情境依赖性,所以,不同空间环境的创业活动,创业主体会存在不同的群体特征。那么,新时代的中国乡村,谁是创业的主体呢?显然是源于乡土的农民。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说,中国乡村社会具有“乡土性”,在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作用下,业缘与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相互渗透并存(卜长莉,2003),形成对内具有开放性,对外具有封闭性的乡村社会网络。相同的乡村创业活动,乡村社会网络之外的创业者需要比网络内的农民创业者面临更高的创业网络经营成本,从而创业难度更大;从实践上说,改革开放政策从制度上打开了中国城乡要素流动的闸门,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以寻求更高的要素报酬。但是,经过40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农村—城市”单向的外生转移模式,不能解决中国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中国仍有29 251万农民工在“打工经济”方式下,过着“钟摆式迁徙”的生活而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城市的人口容纳能力有限。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及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以容纳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通过现有城市的容纳能力,无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二是城市产业结构与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错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调整,提高了就业者的知识、技术及能力要求,造成许多进城农民工因自身技能和能力的不匹配而出现结构性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在长期“打工经济”下累积了丰富人力资本又无法融入城市的农民工,陆续返乡成为乡村创业的主力军。对于乡土农民来说,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他们手中控制的社会资源少,话语权低,没有稳定收入,缺乏社会保障,因此创业的机会成本也较低。这就决定了只要乡村创业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农民就会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创业意愿。而与此同时,二元体制导致城乡要素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城市资本进入乡村创业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创业活动面临重重困难。因此,乡村创业的主体,仍然是源于乡土的农民。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农民的概念在改革开放之前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身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很多农民事实上已经离开了土地,但在未来很长时期内还将保留其“身份象征”,因此,本文所指的农民,是指凡是具有这种身份特征的群体,包括返乡农民工。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摆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据2019年全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的统计数据显示,乡村创业者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到40%。这些新型农民创业队伍,不仅能够将现代技术、管理、理念带入乡村,也有更好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促进乡村创业的可持续成长。

(3)乡村创业的产业选择是以农业为基础衍生新业态。传统的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们习惯上将乡村称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是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乡村工业化被认为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必由路径。但是,乡村工业发展曾一度带来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人与自然的冲突,使乡村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正因如此,中国的乡村创业在经历了“脱农”“离村”之后,现在再次“返乡”,就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是“两山”理论的雏形。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两山”思想是关于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有效转化的重要演绎(柯水发等,2018)。“绿水青山”是指归属集体的绿色资源,包括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这些绿色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能够变为自然资产和生态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获取“金山银山”。所以,新时代条件下的乡村创业,一方面要确保农业的国计民生基础地位,不能破坏农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要在确保乡村的“绿水青山”前提下寻求获取“金山银山”的机会(黄祖辉和姜霞,2017),否则将会影响到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安全基础;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乡村以农业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通过开发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民参与分享农业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实现农村小康。基于此,乡村创业既不能仅仅停留在农业领域,又不能离开农业领域,需要在农业产业的基础上衍生新业态。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就意味着不再走上个世纪80年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村工业化老路,而要以“两山”理念,引领乡村创业的产业方向,通过开发农业新功能,发展乡村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打破城乡产业隔阂,建立城乡产业互动关系。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城乡产业联系的条件得到了改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城乡隔离制度被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要素与产品互动没有制度障碍;二是乡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为城乡要素及产品流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条件;三是互联网等科技进步,为城乡产业之间的分工与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现实看,由于有了这三个条件,在农业基础上衍生新业态不仅技术上是可能的,而且有了城乡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互通保障,使乡村创业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结合,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中国情境下,乡村创业的概念内涵,不能局限在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和农业创业这些概念的层面上,从系统观的视角看,乡村创业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开创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新企业或新事业,并由此系统地改造传统乡村社会。这样的乡村创业活动,于乡村经济发展有益,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有益,于城乡关系协调有益,符合中国乡村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地,从外延上看,凡是不符合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的创业活动,尽管与农村、农民、农业的某一方面相关联,但都不能全面反映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需要以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去加以完善,才能契合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绿色发展”“农民富裕”的系统性要求。

三、中国乡村创业的理论基础与构建目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央及各级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改善城乡要素的“乡—城”单一流向,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产业要素流向农村,乡村创业也将日趋活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中乡村创业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乡村价值挖掘不充分,农民创业能力偏低,乡村创业商业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造成新创企业不能得到可持续成长。北京工商大学发布的《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大约88%的农产品电商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盈利。因此,乡村创业理论研究需要把提高乡村创业活跃度及提升新创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作为研究目标,根据创业发展理论,遵循“在哪里创业—谁是创业者—创什么业”的逻辑思路,从农民主体、农村产业及乡村空间三个维度,对乡村创业进行深刻的理论解构,以期通过鼓励乡村创业进而实现产业兴旺、绿色发展、农民富裕诸多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既是 “两山理论”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要求。具体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乡村创业主体能力提升的理论解构。作为创业行为过程的微观主体,创业者的异质性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活动的差异性(危旭芳和罗必良,2014)。如前所述,乡村创业的主体是农民,这个特殊的创业群体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一是创业资源量相对匮乏。Timmons(1989)把创业过程看作是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之间适当配置的高度动态平衡过程,资源是创业者实施创业活动的关键要素。但是,长期以来,乡村社会的农民以务农或进城务工的方式谋生,城乡二元体制下乡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因此,乡村创业者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跨越创业所需的资源门槛;二是创业团队组建困难。创业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多态性,因此需要有团队力量共同应对。乡村创业者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大多是依赖社会关系网络的人力资本,比较容易获得社会关系网络成员的支持(庄晋财等,2019)。然而,乡村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强关系”特征,无论在资源禀赋、知识结构或者是信息渠道上,网络成员之间都具有高度同质性,严重影响创业团队应对创业过程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能力;三是创业者知识能力不足。尽管现在的农村教育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城乡之间人才的“由乡入城”的单向流动趋势依然没有改变,通过高考制度从农村流走的人才基本上没有返回农村的渠道,因此,乡村创业的主体大多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尽管这些农民有一部分通过城市务工经历获得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但由于规范系统的教育程度低,在城市务工的职位相对也较低,很少有机会学习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从而导致乡村创业者的知识能力不足。综上可见,乡村创业主体在资源禀赋、团队组建和知识储备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能力不足,因此,提升乡村创业主体能力,乡村创业研究需要探索乡村创业主体的能力提升问题,这是乡村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

(2)乡村创业对农业功能拓展的理论解构。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指创业者创办一个新企业或新事业的有利时机(康秀梅,2014)。如前所述,传统乡村产业以农业为主,农耕活动是乡村居民从事的主要活动。以系统观为基础的“两山理论”,要求在乡村空间开展的创业活动,既能打破乡村产业单一结构,还不能破坏乡村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协调统一。因此,与其它类型的创业活动相比,乡村创业具有既不能依靠农业,也不能离开农业的特殊性。1994年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首次提出了农业六次产业化的概念,认为农业不仅指农畜产品生产,而且还应该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二、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与制造、农产品流通等),即1+2+3=6。后来他们发现,农村六次产业化不仅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分工关系,更强调它们之间的协同互动,相互融合关系,因此将农业的六次产业化概念的含义修改为一二三次产业之乘积,即1×2×3=6。这样,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简单相加,变成复杂的相乘,如果农村产业链中一个产业的产值为零,则六次产业带来的总体效益变为零,如果三次产业协同得好,则会出现倍数的放大效应,这体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我们知道,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从追求温饱到追求生活质量,从追求物质需求转向追求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乡村农业的功能不单是保障食品安全,更体现为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在心理与精神层面上成为人们的依靠与寄托(苏毅清等,2016)。在城乡二元尚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乡村创业者通过充分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如生态功能、观赏功能、康养功能等,拉长农业价值链,提升创业效益。因此,乡村创业研究必须将乡村产业功能拓展纳入研究当中,挖掘其中的创业机会,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创业成长规律。

(3)乡村创业空间延展性的理论解构。如前所述,“乡村”是开展乡村创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乡村空间中的经济条件、自然禀赋、文化习俗等都是乡村创业活动的影响因素,反过来说,乡村创业的活跃程度与新创企业的绩效,成为乡村区域发展的推动力,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通过乡村创业突破二元体制的限制,架起城乡联系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创业活动具有帮助传统乡村实现空间延展的巨大作用,这是乡村创业理论需要关注的领域。在中国,“乡村”是与“城市”相对应的区域空间概念,1978年以前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制度将中国分割成“城市”和“农村”两个相互独立、相互封闭的体系。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商业,城乡之间有清晰的界限,产业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收政策等行政手段将资源调拨流向城市(吴丰华和韩文龙,2018),造成城乡差别,阻碍乡村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从制度设计上允许城乡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由流动,但是,由于城市的要素报酬率显著高于乡村,农村劳动力等资源不断流向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衰退,从而丧失自我累积及发展能力。进入新时代需要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从理论上说,城乡融合发展有两种路径:一是依靠城市力量实现农村城市化;一是依靠乡村力量实现农村城镇化。实践证明,依靠现有城市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遇到极大的困难,如今超过2.9亿无法融入城市的农民工过着钟摆式迁徙的生活便是证明,而且造成乡村凋敝使城乡二元特征进一步恶化。因此,通过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是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必然选择。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特征的乡村创业活动,首先通过城乡创业要素的市场联系,将城市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引入乡村,将乡村创业的产品输送进入城市,由此架起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改变乡村空间的封闭性。因此,乡村创业研究需要特别关注在城乡空间联系中,创业活动所扮演的角色及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实现路径,解构乡村创业活动在城乡要素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空间延展性问题。

四、中国乡村创业的研究框架与内在逻辑

(一)中国乡村创业的思路与研究框架

构建符合中国情境的乡村创业理论框架,其立论背景是: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转换,凸显了振兴乡村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背景下,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不断增加,乡村创业活跃度明显提升。但是,实践中乡村创业者的知识结构缺陷、乡村制度环境的制约、新创企业的合法性困境等,严重制约着乡村创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实践观察与理论提炼,挖掘乡村创业现象背后的科学问题,形成对乡村创业现象合乎逻辑的解释及把握提高乡村创业能力的理论方法,对新时代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构建乡村创业理论的立论逻辑是:以解构“乡村”这一基本概念作为开展乡村创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将乡村的空间属性及产业属性引入乡村创业研究当中,与乡村创业者的主体特征交互形成构建乡村创业理论的三个层面。在上述立论逻辑基础上,本文基于一个背景(新时代“两山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乡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创业活跃度提升)、一个逻辑起点(“乡村”的本质规定性)、一条逻辑主线(乡村创业的主体、空间及业态选择)构建中国情境下乡村创业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构建乡村创业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面对当前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现实,从创业过程的视角,以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促进乡村创业与拓展乡村产业功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讨论乡村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基于乡村产业功能拓展的乡村创业,是以乡村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这需要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不断吸纳衍生新业态的新知识、新技术。因此,乡村创业研究需要运用现代企业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知识,研究乡村创业主体在创业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过程与机制,回答乡村创业主体“需要怎样的创业能力”“如何提升这些能力”的问题;再次,乡村创业与国家工业化过程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乡村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也不是割裂的,乡村创业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研究如何通过乡村创业实现“村—镇—城”的空间关系连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从“乡村创业主体能力提升—乡村创业产业功能拓展—乡村创业空间延展”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中国乡村创业的理论框架,探寻中国乡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的实现路径,进而为破解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困境提供新思路(如图2)。这一研究框架的基本内容可以分解为五部分内容。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绘制 图 2 中国乡村创业理论研究框架

1.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

根据上述研究框架,首先明确乡村创业研究的对象、范式和方法。在界定乡村创业概念和明确乡村创业过程的基础上,考虑中国情境嵌入的异质性,使其在主流创业研究分析框架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使用以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初始资源为条件的“创业者—创业过程—创业结果”的基本范式,探索实验研究和常规研究相结合的乡村创业研究方法体系。构建中国情境下的乡村创业理论框架,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创业概念、过程的界定。在新时代的中国情境下,乡村创业被赋予独特的经济、社会及生态内涵,具有与其他创业行为不同的特征,区别于“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农业创业”等单一概念,从创业环境、主体特质、资源禀赋等多角度充分考察不同乡村地区的乡村创业形式,归纳凝练乡村创业的内涵,即以乡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创业本质内涵和外延范围。(2)乡村创业模型及其关键要素分析。突出中国农民、农业、农村“三农”独特性的研究情境,研究乡村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理论抽象得出乡村创业的一般理论模型。(3)乡村创业活动基本研究范式。对强调“主体、资源、环境、机会”的主流创业研究理论进行学术延伸和边界拓展,引入乡村的空间属性及产业属性,形成新的创业研究范式。(4)乡村创业研究的方法体系。将实验研究和常规研究相结合纳入到研究方法体系中,特别是实验研究能够通过模拟环境、测试个人行为等,在分析创业环境、创业者特质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柳青等,2010)。

2.乡村创业主体及其能力考察

“谁是创业者”是创业理论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的基础性问题。创业者是否具有把握机会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决定着创业的成败。如前所述,乡村创业的主体是农民,从现实来看,农民的创业能力不足是限制乡村创业活跃程度和创业成长的重要原因。所以,乡村创业理论需要从农民这个创业主体的特殊性出发,考察影响农民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主要内容包括:(1)乡村创业的主体及其特质。既要运用创业者特质论和创业网络理论等创业经典理论考察乡村农民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又要透过历史考察分析农民创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逻辑。在这里需要特别关注中国乡村社会演进过程中,“农民”这一概念从“职业与身份”双重特征向更具“身份”特征的内涵变化及其对乡村创业研究的影响。(2)影响乡村创业者能力提升的因素。这一问题的分析需要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境,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乡村的大量剩余被提取用于国家工业化建设,客观上造成乡村农民创业资源积累甚少,影响其外生创业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乡村农民在“打工经济”下有机会较早接触到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累积了内生创业能力。因此,作为乡村创业主体的农民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内生能力优势克服外生能力不足,是推动乡村创业的关键。因此,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社会关系网络、创业(就业)经验、学习能力等变量对乡村创业者能力提升的影响,尤其是考虑乡村创业者普遍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事实,探索外出打工经历与创业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是乡村创业研究的重点内容。(3)乡村创业主体能力提升的路径。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创业主体存在诸多“能力缺陷”,从战略理论出发,以乡村创业者能力水平的考察为基础,探索与其先赋能力相匹配的方法,提升乡村创业者的管理能力、运营能力、创新能力等,是乡村创业活跃度提升的关键。

3.乡村创业中农业功能拓展与新业态衍生

农业是乡村的传统产业,根据两山理论的要求,乡村创业要以不破坏“绿水青山”为前提,是在农业基础上衍生新业态。基于此,乡村创业研究需要关注农业由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功能向观光、康养等多功能集成方向的拓展过程,揭示区域乡村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乡村创业中农业功能拓展的模式与效果。结合中国不同区域“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乡村特色产业演化发展情况,考察区域乡村创业中农业功能拓展的路径、类型、模式、特征及其效果。(2)基于农业功能拓展的乡村创业成长过程。通过改进并整合Lichtenstein和Brush(2001)的创业资源整合概念模型和Coviello和Cox(2006)的创业过程模型,构建基于农业功能拓展的乡村创业成长模型,将农业功能拓展的乡村创业成长过程分解为创业构想、资源整合、商业化和成长4个环节,揭示乡村创业与农业功能拓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动态演化特征。(3)乡村创业与农村产业结构演化的关系。从区域产业差异视角出发,考察乡村创业活动和区域农村产业结构演化之间关系,揭示乡村创业过程中以农业为基础的新业态衍生的空间条件、行业特征、业态差异等,如何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乡村创业空间延展及其逻辑

历史地看,任何城市都是从乡村发展而来,乡村创业可以看作是工业化的逻辑起点。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创业作为乡村工业化的一种催化剂,尽管它起初发生在乡村空间范围内,但随着乡村创业活动的兴起与演化,其内涵和形态会不断发生变化,创业活动的空间范围也会由乡村向外延伸,由村及镇,由镇及城,呈现出“村—镇—城”空间拓展的某种规律性。因此,把握乡村创业空间延展的本质内涵,厘清其空间延展的一般规律性,通过建立乡村与城市的市场互补、要素互动、产业互联的机制,实现乡村创业健康成长,是破解中国当前“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关键。遵循这一逻辑,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乡村创业空间延展的内涵与模式。运用迂回生产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界定乡村创业空间延展的具体内涵与外延,并透过与区域内(外)产业组织的互动关系把握其延展的不同模式。(2)乡村创业空间动态延展的规律。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及中国农村的发展实际,运用逻辑演绎方法揭示乡村创业在空间层面上的“村—镇—市”拓展演化规律。(3)乡村创业空间动态延展的实现机制。回答“乡村创业如何突破二元体制的限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作为实现机制,需要从产业要素、结构、功能、价值多视角考察推动乡村创业空间延展的四个机制:即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淘汰机制。

5.乡村创业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促进

乡村创业活动遵循“村—镇—城”的空间拓展演进规律,在此研究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找到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金钥匙。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1)乡村创业下的城乡市场互补。乡村创业改变传统农村单一农业的产业结构,在农业基础上衍生新业态,产出绿色食品、农业旅游、村落文化等产品与服务,满足城市居民新的消费需求;随着城市居民对乡村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给乡村居民带来收入增长的机会,从而有能力消费城市工业生产的彩电、冰箱、空调甚至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透过城乡市场的互补特性,可以更好地把握“城乡产业内循环体系”的实质及形成机制。(2)乡村创业下的城乡要素互动机制。乡村创业的兴起必然突破乡村边界形成对城市要素的需求,由此形成城乡要素互动,改变原来的产业要素“乡—城”单向流动状况。但是,在中国二元体制下,由于城乡要素的市场区隔,各自的价格形成机制不一样,如何才能实现要素的城乡双向互动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3)乡村创业下的城乡产业互联。乡村创业兴起实现城乡市场互补、要素互动到城乡产业互联的跨越,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纳入到城乡一体的产业分工体系当中,形成城乡一体的产业链。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比较注重依靠全球化而参与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乡村产业的兴起导致的城乡产业链分工可以说是一种“向内重构产业链”,那么,城乡产业链一体化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与全球产业链的关系是什么?内外双重产业链分工合作如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对城乡一体化实现机制认识的一种深化。

(二)乡村创业研究框架内容的逻辑关系

从整体上看,乡村创业研究是在创业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将乡村创业活动置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真实情境下,从乡村空间、农民主体、农村产业三个维度出发,把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揭示农民创业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功能拓展与乡村创业空间延伸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具体表现为:(1)农民能力提升是乡村创业繁荣的条件。农民是乡村创业的主体,只有提升农民能力,才能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发现农业产业衍生新业态的机会,进而实施乡村创业。能够把握这些创业机会的农民越多,乡村创业就越繁荣。(2)农业功能拓展为乡村创业提供机会。乡村创业是把乡村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过程,乡村创业的持续性,必然以不破坏“绿水青山”为前提,因此,以农业为基础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就成为乡村创业的机会来源。乡村创业就是要通过新技术、新市场、新要素的引入,不断开发农业新功能,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实现农业新价值创造,改变农村单一产业结构。(3)城乡一体化是乡村创业空间拓展的结果。二元体制下的农村和城市是相互独立的系统,产业要素的“乡—城”单向流动是乡村社会不断衰败的原因。乡村创业活动的发生,使农村经济活动突破乡村边界,从乡村外部的城市吸取要素,同时向城市系统输出产品,因此,乡村创业成为城乡之间的桥接,改变城乡要素的单向流动,建立城乡互动的经济社会联系,最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把乡村创业研究框架内容的逻辑关系表达为:通过考察农民为主体的乡村创业活动,探寻开发农业新功能,衍生农村新业态,改善农村单一产业结构,形成农业产业集群的方法与路径,探索乡村创业活动桥接城乡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缓解 “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社会基本矛盾的实现机制(如图3)。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绘制 图 3 乡村创业研究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
五、中国乡村创业研究的未来展望

尽管主流经济学没有关注创业问题,但近期关于创业的议题在理论界得到了较多的关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都有涉及,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创业研究理论框架,但不同学者提出的创业研究理论模型,在现实经济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甚至有人提出构建创业研究理论学科的构想。在创业研究过程中,乡村领域的创业问题也开始不断得到涉及,比如,20世纪8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关注农村创业的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村区域的创业历经了40年的发展,2005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乡村创业为重要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构建符合中国情境的乡村创业研究理论框架,对于提高乡村创业活跃度,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未来的中国乡村创业研究可以重点把握如下具体问题:

(1)乡村创业研究的理论构建,注重中国农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长期以来城乡要素的“乡—城”单向流动,造成农村产业凋敝,大量农民长期处于“钟摆式迁徙”的“打工经济”之下,使大多数农村家庭处于亲人城乡分离的半结构状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产业,探索农村“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之道。因此,如何加强返乡农民工等不同创业主体从务工到开展新企业或新事业的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乡村创业的可持续成长,是乡村创业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

(2)乡村创业研究的理论构建,注重中国城乡从“非均衡发展”向“一体化发展”转型的趋势。众所周知,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事实上,正是因为“乡村发展不充分”才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从“非均衡”到“一体化”,是未来的重要目标与趋势。城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水平的差距,经济水平的差距主要源于产业发展的差距,而产业发展的差距主要因为创业水平的差距。从这个角度说,探索乡村创业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联逻辑,是乡村创业理论未来重要的研究内容。

(3)乡村创业研究的理论构建,结合中国从 “依赖全球产业链”向更加重视“城乡产业内循环”内在机理。我们不能否认,对外开放让中国凭借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取得了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但是,仅仅依赖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国经济也在全球化带来的不确定中面临诸多困境,这在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冲击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是,我们在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同时,对国内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却显得重视不足。乡村创业的兴起,通过在农业产业基础上衍生新业态,利用城乡产业差异性特征,实现市场互补、要素互动、产业联动,构建“城乡产业内循环体系”,不仅可以刺激内需,还可以减缓全球化冲击,因此,如何通过乡村创业集聚促进城乡产业内循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总之,中国的乡村创业活动日趋活跃,但目前乡村创业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业实践,研究框架还不够成熟,乡村创业的实践发展和复杂情境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以创业主体、创业产业及创业空间为维度,构建中国情境下的乡村创业研究理论框架,强调乡村系统中创业活动涉及的“农民—农业—农村”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可以弥补以往关于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农业创业等理论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丰富创业理论,而且对推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① 3个主题所占比例是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农民创业”“农村创业”和“农业创业”为篇名或关键词检索出的核心期刊论文中,每个主题的文章数与3个主题文章数之和的比值,计算时不包括3个主题以外的其他研究主题。

② 王晓毅. 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活重建[J]. 学海, 2019, (1): 51-56。

主要参考文献
[1] 卜长莉.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J]. 社会学研究, 2003, 18(1): 21–29.
[2] 陈朋, 王思懿, 蔡晓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际农村创业研究现状与展望[J]. 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4): 229–234.
[3] 韩非, 蔡建明. 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 地理研究, 2011, 30(7): 1271–1284.
[4] 胡月, 田志宏. 如何实现乡村的振兴?——基于美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的经验借鉴[J]. 中国农村经济, 2019(3): 128–144.
[5] 黄祖辉, 姜霞. 以“两山”重要思想引领丘陵山区减贫与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8): 4–10.
[6] 康秀梅.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创业模式选择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 2014(1): 92–97.
[7] 柯水发, 朱烈夫, 袁航, 等.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阐释及政策启示——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12): 52–66.
[8] 李练军, 杨石美, 李冬莲.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创业模式与创业路径: 机会与资源的视角[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1(4): 85–92.
[9] 林晨. 价格管制、要素流动限制与城乡二元经济——基于历史投入产出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5): 70–79.
[10] 刘美玉.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机理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3): 63–68.
[11] 柳青, 蔡莉, 单标安, 等. 中国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分析层次[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4): 66–71.
[12] 祁明德, 梁静鑫, 王晖栋.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创业的可持续性路径[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2): 105–114.
[13] 苏毅清, 游玉婷, 王志刚.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软科学, 2016(8): 17–28.
[14] 危旭芳, 罗必良. 农民创业研究: 一个文献综述[J]. 管理学季刊, 2014, 9(3): 187–208.
[15] 吴昌华, 邓仁根, 戴天放, 等.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民创业模式选择[J]. 农村经济, 2008(6): 90–92.
[16] 吴丰华, 韩文龙.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 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J]. 学术月刊, 2018, 50(4): 58–68.
[17] 张广花. 农民创业意识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分析[J]. 现代农业, 2010(6): 108–109.
[18] 张玉利, 冯潇. 三农创业实践驱动的学术问题与研究建议[J]. 南方经济, 2019(7): 72–82.
[19] 赵立. 大学生农业创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 2012(4): 133–143.
[20] 钟王黎, 郭红东. 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2): 23–27.
[21] 周冬梅, 陈雪琳, 杨俊, 等. 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管理世界, 2020, 36(1): 206–225.
[22] 庄晋财, 敖晓红. 创业活动空间选择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 改革与战略, 2016, 32(3): 116–121.
[23] 庄晋财, 尹金承, 庄子悦.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创业的演变轨迹及未来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7): 83–92.
[24] Aidis R, Estrin S, Mickiewicz T. Institutions and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in Russ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8, 23(6): 656–672.
[25] Feldman M P. The entrepreneurial event revisited: Firm formation in a regional context[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1, 10(4): 861–891.
[26] Fitz-Koch S, Nordqvist M, Carter S, et 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8, 42(1): 129–166.
[27] Folmer H, Dutta S, Oud H, et al. Determinants of rural industrial entrepreneurship of farmers in west Bengal: A structural equations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10, 33(4): 367–396.
[28] Grande J. New venture creation in the farm sector-critical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1, 27(2): 220–233.
[29] Komppula R. The role of individual entrepreneu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for a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a case study[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0: 361–371.
[30] Meccheri N, Pelloni G. Rural entrepreneurs and institutional assistance: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mountainous Italy[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6, 18(5): 371–392.
[31] Niska M, Vesala H T, Vesala K M. Peasantry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frames for farming: Reflections on farmers’ values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discourses[J]. Sociologia Ruralis, 2012, 52(4): 453–469.
[32] Petridou E, Glaveli N. Rural women entrepreneurship within co-operatives: Training support[J]. Gender in Management, 2008, 23(4): 262–277.
[33] Scott L A. Supporting rural entrepreneurship[J].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2012, 11(4): 19–25.
[34] Wortman Jr M S. Rur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 integration into the entrepreneurship field[J]. Agribusiness, 1990, 6(4): 329–344.
[35] Wyrwich M, Stuetzer M, Sternberg R. Entrepreneurial role models, fear of failure, and institutional approval of entrepreneurship: A tale of two region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6, 46(3): 467–492.
[36] Zahra S A. Contextualizing theory building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 22(3): 44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