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由若干事件构成的递进式组合,整个过程充满挑战、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同事件包含的特征信息会对创业者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创业者决策逻辑的选择和使用(Reymen等,2015;2017)。创业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了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创业者单一的决策逻辑和决策方式难以充分应对,因此,创业者能否基于情境和企业发展,协调使用不同决策逻辑,对创业者和新创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已有研究普遍认同,创业者决策逻辑可分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因果逻辑强调目标导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强调预测和计划;效果逻辑强调手段导向,在整合利用手中资源时强调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学界针对二者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研究,但研究结论尚未达成一致。少数学者认为两者存在对立关系(Brettel等,2012),相当于连续统一体的两端;大部分学者认为两者是独立关系,可以互补或并存(Reymen等,2015;Smolka等,2018;王乐和龙静,2019;钟榴等,2019)。在此基础上,有学者特别提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存在双元关系(Braun和Sieger,2021),但其观点仅限于认为创业者可以同时使用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对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内涵并未进行深入探究。综上,尽管已有研究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关系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整体认识仍相当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两者关系的内涵和本质尚未达成共识。第二,对决策逻辑双元性具体的表现和特征缺乏清晰界定和阐释。第三,对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应用情境缺乏梳理。第四,对刻画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前因后果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本研究拟系统、深入地探究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界定,并通过引入事件系统理论构建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研究框架。
面对日益复杂的创业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市场、技术和顾客,创业者需要协调使用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充分发挥决策逻辑的双元性作用,从而在反复的决策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推进创业进程。创业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会导致创业者进行决策逻辑转换(Nummela等,2014),从而提升应对事件的效率。本研究认为,创业事件包含的不同特征信息会激发创业者利用不同的认知方式处理信息,从而利用不同的决策逻辑进行创业决策。事件系统理论认为事件不同的强度特征会引发个体和组织的新特征和新行为(Morgeson等,2015),例如,创业事件带来创业者主动识别或被动发现的机会和问题,从而引发创业者启用不同的认知方式处理信息,并进一步通过决策逻辑应对和处理事件,这为本研究从事件角度分析决策逻辑双元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此外,在反复应对创业事件的过程中,创业者的创业认知得到发展,创业能力得到提升(窦军生和包佳,2016)。而不论应对和处理事件的结果如何(成功或失败、积极或消极、顺利或坎坷),都将诱发学习机制(Mumford,1994),使创业者具备根据实际情境协调两种决策逻辑的能力,充分发挥决策逻辑的双元性,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合意性。因此,事件系统理论为从事件角度观察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引入事件系统理论来构建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研究框架,并围绕事件强度的三个特征分析了每种主导特征对创业者决策逻辑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本研究丰富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相关研究,深化了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关系的认识。目前关于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研究、尤其是二者间关系的研究严重滞后于企业实践,主要表现为学术界主要关注某种单一决策逻辑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对二者间关系的探讨尽管有所提及与尝试,但始终未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而在真实的企业实践中,单一的决策逻辑早已难以应对创业情境中的高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哲学层面的二元观和管理学领域已有的双元性视角研究成果,梳理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特征的理论脉络与基础,给出了关于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的界定,并基于已有相关研究总结归纳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从而深化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第二,本研究通过引入事件系统理论构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特征的研究框架,不仅拓展了事件系统理论的应用情境、丰富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前因研究,还基于相关理论阐述了创业事件不同特征对创业者决策逻辑和决策逻辑双元性特征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证验证的理论基础,以及可供拓展的研究方向。
二、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辨析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曾指出,世界经济正由管理型经济转变为创业型经济。这一转变要求企业家在创新驱动下不仅要具备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还要能够承担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而再创企业生机。其中,管理型经济中的企业遵循目标导向下的理性决策,其决策依赖对外部环境的充分调研和系统分析,并以预期回报最大化作为基准筛选资源投入和预算批准方案,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清晰的计划指导开展后续活动。然而,创业型经济中瞬息万变的创业环境、市场、技术等因素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更大规模和多样的不确定性,创业者囿于有限理性,难以制定清晰具体的目标。基于此,Sarasvathy(2001)提出效果逻辑理论(effectuation),又译:手段导向理论(钟榴等,2019;张秀娥和乐媛,2022)、效果推理理论(崔连广等,2021;奉小斌和周佳微,2021),在有限理性的视角下阐发了高度不确定情境下的创业决策行为。
Sarasvathy(2001)认为个体的决策方式可分为因果逻辑(causation)和效果逻辑(effectuation),又译: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钟榴等,2019)、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崔连广等,2021),分别代表了传统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情境下决策者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指导决策者的决策行为①。尽管大部分学者指出在高度不确定情境和资源约束情境下,效果逻辑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绩效(Sarasvathy,2001;Wiltbank等,2006;Dew等,2009;彭学兵等,2019;徐平磊等,2020;Wei和Zhang,2020),但因果逻辑在创业情境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吴隽等,2016;苏涛永和陶丰烨,2019;Ranabahu和Barrett,2020)。根据Sarasvathy(2001)整理,表1比较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在不同方面的差异。
比较类别 | 因果逻辑 | 效果逻辑 |
1. 理论基础 |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视角 | 基于不确定性的有限理性决策视角 |
2. 前提 | 既定的目标和计划 | 有限的手段和工具 |
3. 目标实现方法 | 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选择以达到既定目标(many-to-one route) | 充分利用已有手段,在可能实现的效果之间进行目标的迭代与选择(one-to-many route) |
4. 决策原则 | 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为实现目标的原则 | 以可承受的损失为选择目标的原则 |
5. 决策机制 | 结果依赖(effect dependent):决策取决于个体预期达到的目标特征以及个体拥有的知识 | 主体依赖(actor dependent):决策取决于个体拥有的资源特征以及个体发现和利用偶发事件的能力 |
6. 主张 | 如果能够对未来进行预测,就无需对未来施加控制 | 未来难以预测,需要通过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控制结果 |
7. 适用情境 | 适用于稳定、线性的情境 | 适用于动态、非线性的情境 |
8. 对机会的认识 | 机会本身存在于市场,可以被识别出来 | 机会并非客观存在,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
9. 资源获得方式 | 通过外部获取或内部开发以获取资源 | 通过挖掘自身已有手段(“我是谁”“我知道什么”“我认识谁”)获取资源 |
10. 对竞争者的态度 | 实施详细周密的竞争性分析和竞争战略 | 实施战略结盟或其他合作策略以通过先前承诺获得资源 |
11. 对意外事件的态度 | 避免意外事件对原有计划造成干扰与延误 | 以开放态度看待意外事件,并积极从中识别新的机会 |
12. 对市场开发的态度 | 通过细致的预测、调研和计划行为进行产品研发以获得市场份额 | 通过试验、迭代的方法获得市场反馈,改进产品从而实现市场开发 |
(一)效果逻辑理论研究脉络与进展
最初关于效果逻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效果逻辑的概念和构念研究,随后在Chandler等(2011)开发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测量量表之后,学者们开始关注效果逻辑的实证研究,探讨效果逻辑的适用情境、前置因素以及影响效应。近几年学者们通过对创业实践的考察,开始思考并探索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的关系。本研究将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研究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释。
1. 效果逻辑理论的概念性研究
效果逻辑理论的概念性研究起始于效果逻辑挑战了主流的基于理性的因果决策逻辑,为创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新的理论主张。在Sarasvathy(2001)提出了效果逻辑理论并比较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差异之后,Read和Sarasvathy(2005)认为专家型创业者更青睐效果逻辑,而新手创业者往往更倾向于采用因果逻辑进行创业活动,并指出这两类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和创业经验差异导致了决策逻辑使用倾向差异,同时提到“新手创业者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学习如何平衡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直到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能够支持他们制定更有效的效果逻辑决策”等。随后Wiltbank等(2006)指出在不确定性情境中,利用效果逻辑制定决策更为有效。Dew等(2008a,2008b)在其研究中先后指出,创业企业更多采用效果逻辑制定决策并开展创业活动,而在位企业也可通过采用效果逻辑保持创新活力,以避免“创新窘境”。
简言之,在效果逻辑理论的概念性研究中,学者们基于两类决策逻辑的理论基础,重点关注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使用条件和适用情境的差异性,主张在不确定性情境中,利用效果逻辑开展创业活动更为有效。此外,尽管学者提到创业者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学习如何平衡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但对于如何学习(how)、从何处学习(what)、为什么要学习(why)、以及“平衡”的含义并未进一步说明。
2. 效果逻辑理论的实证研究
效果逻辑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企业层面和个体层面围绕效果逻辑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使用条件展开了更具体和细分的研究。例如,Dew等(2009)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创业者和非创业者在风险感知和面对不确定性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创业者更倾向于采用效果逻辑制定决策。此外,在定量研究中,学者们主要考察因果逻辑、效果逻辑与企业绩效(Wei和Zhang,2020)、新产品开发(Wu等,2020)、商业模式创新(Futterer等,2018)、创业导向(Palmié等,2019)等方面的关系,探索两种决策逻辑的适用情境。在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前因变量的研究中,个体层面的变量如创业者的先前经验(Frese等,2020)、风险感知(Frese等,2020)、创业警觉(Sirén等,2019)等认知层面的因素得到较多关注,其他变量如家庭财务支持(Braun和Sieger,2021)等则从克服资源约束的角度被认为是激发效果逻辑的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研究中,Brettel等(2012)在认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存在对立(dichotomous)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得出,在高度创新的项目研发过程中,效果逻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Reymen等(2015)则发现随着环境不确定性水平和形式的变化,创业者会在两种决策逻辑之间进行转换(shift)使用,或将两种决策逻辑结合(combine)使用以创造更好的效果。此类研究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关系的探讨,也激发了笔者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关系的本质的思考。
3. 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的关系研究
在对两种决策逻辑的关系研究中,少数学者(Brettel等,2012)认为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是连续统一体的两端,二者呈对立关系。大部分学者认为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相互独立,且可以共存、可以被交替使用来进行决策。Reymen等(2015)认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以及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会通过影响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而影响创业者对某一种决策逻辑的使用,而不同时期的主导决策逻辑会动态地发生变化或转换。Nummela等(2014)在其研究中指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是共存且能够被交替使用的,一些重要事件(例如,新产品发布、风投资金注入等)会促使某一种决策逻辑占据主导地位。Reymen等(2017)指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动态共存于商业模式开发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效果逻辑被用来为特定的客户群体设计价值主张,随后因果逻辑被用来设计其他的商业模式组件以服务于其价值主张。Smolka等(2018)认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不仅共存,还存在互补作用,并通过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变量进行交乘得出同时使用两种决策逻辑将会促进企业绩效。
在此基础上,Braun和Sieger(2021)在组织双元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双元使用”(the ambidexterity use of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同时使用较高水平的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开展创业活动,并同样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进行相乘测量。Smolka等(2018)同样通过变量相乘的方法验证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协同效应(synergistic effects)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Gabrielsson和Politis(2011)在其研究中指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可以相互转换(switch)来匹配不同情境,Laine和Galkina(2017)和Matalamäki(2017)指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在创业过程中是可以被“同时使用(simultaneous use)”的。简言之,这些学者对于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关系的探讨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效果逻辑理论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现有研究肯定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独立可共存关系,也有学者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创业者的主导决策逻辑存在转换或交替现象,案例研究更是打破了创业者和创业企业使用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固定条件和情境,例如,Maine等(2015)指出因果逻辑在高度不确定情境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Henninger等(2020)发现资源充裕,发展相对稳定的在位企业也会利用效果逻辑保持自身的创新性。然而,已有研究无论涉及到“双元使用”“协同效应”、或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转换”等,都未曾深入探究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关系的具体存在形式、关系特征,以及关系的表现形式。如果不能深入地探究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关系的本质,就难以深刻地理解两种决策逻辑之间发生转换或交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也就更不能为当前复杂决策情境下的创业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
在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过程中,特别地,Nummela等(2014)指出一些重要事件(如新产品发布、风投资金首次注入等)会导致决策者决策逻辑的转换,然而,后续研究没有讨论这些事件导致决策逻辑转换的机制,也并未探讨决策逻辑转换之后对个体的影响结果。这为本研究基于事件角度考察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关系的存在形式、特征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空间。
在下一部分内容中,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关系的思考和剖析,梳理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各自的理论基础,提出并论述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关系的双元性特征的存在基础,并通过系统地梳理管理学领域中不同的“双元”视角研究,界定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特征的内涵,并给出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特征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理论溯源与内涵辨析本研究认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特征的理论基础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各自的理论基础。第二,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双元性特征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前者是明确因果与效果逻辑按照自身渊源所具有的对立性特征;后者是强调这种对立关系能够辩证统一的原因和基础。
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各自的理论基础在上文已有详尽阐述。概括来说,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源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因果逻辑源自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决策假设,认为创业者能够根据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和决策所产生的期望效用做出理性决策。效果逻辑源自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认为创业者受到自身的不完备知识和各种可行性范围的限制,决策结果无法实现最优解,只能追求满意解。因果与效果逻辑的理论基础表明对立性主要表现在前者更强调目标导向和预测规划;后者认为目标是在不断试验和迭代过程中逐步确立并实现的,因此更强调确立目标过程中的资源导向和不确定性控制(Sarasvathy,2001)。
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的理论基础包含两个层面:
(一)哲学层面。认识论方面,个体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内在化体现,为决策逻辑双元性特征提供了认识基础。这种认识基础来源于个体自身认知对矛盾的不断识别、解读和重述。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且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而任何矛盾的存在、运动和发展,都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符合对立统一关系,即在相互对立(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东西、运动形式等)的关系中,又存在着统一(表现为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使二者或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或能够进行相互转化)的方面(左亚文和刘争明,2019)。而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表现为某一现象或某一领域所特有的矛盾。人类对矛盾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结合唯物辩证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和创业决策逻辑的研究现状,本研究认为,在创业情境下,创业事件是引起创业者对两种决策逻辑认识变化的外因条件,创业者对两种决策逻辑的原有认识和经验作为内因,受到创业事件的影响与刺激,使自身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各自以及之间的关系、适用情境都有了新的认识,由此推动了创业者新旧认知的代谢,使创业者充分认识到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方法论方面,辩证观指导个体透过事物表象把握其本质,个体对于事物的认识,不能也不会停留在现象层面,而是必然深入本质内部,分析其内在联系和结构(左亚文和刘争明,2019)。对创业者而言,其重点在于通过不断应对创业事件这一实践活动把握决策逻辑的矛盾本质,了解、考察和掌握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相互关联的矛盾关系。简言之,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普遍性决定了创业者决策逻辑具有双元特征的必然——创业是由若干事件构成的递进式组合(徐菊和陈德棉,2020),随着创业者利用因果逻辑或效果逻辑反复应对各类创业事件,无论这些事件和事件结果是积极的或消极的(比如某些成功或失败),都将成为诱发学习的重要因素(Mumford,1994)。创业者经由学习引发的经验积累和认知优化,将必然认识到创业决策逻辑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即因果与效果逻辑之间相互联结、相互转化、又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复杂对立统一关系,并将认识到正是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之间的对立、耦合、互动,成为了推动创业事件发展、延续创业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
(二)管理学层面。管理学领域中现有关于不同层面双元性的探讨分析尤其是个体层面的双元性研究为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主张。随着双元性研究视角在管理学不同细分领域的渗透,学者们对双元性的内涵研究也从最初的时序型双元、结构型双元逐步拓展到情境型双元和领导型双元(Raisch和Birkinshaw,2008),这也成为当前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双元性研究的主要发展脉络(凌鸿等,2010;熊立等,2018)。其中,组织层面的双元性主要通过时序型双元(将冲突活动分时展开)、结构型双元(将冲突活动放置在不同的组织单元中)和情境型双元(构建能够激发组织员工双元性的组织情境)实现,个体层面的双元性则通过领导型双元(个体具备矛盾思维)实现。个体层面的双元性研究强调管理者应具备矛盾思维能力,首先认可工作中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同时能够通过启动平行的心智加工程序解决矛盾任务要求,从而超越矛盾,激发其交互增益的绩效潜能(Smith和Tushman,2005;凌鸿等,2010;Karhu等,2016;熊立等,2018)。本研究根据凌鸿等(2010),熊立等(2018),李悦(2018)等的研究梳理归纳后得到表2所示的管理学领域不同双元视角及其代表性研究梳理。
双元类型 | 作者/时间 | 研究层面 | 理论视角 | 主要观点 |
时序型双元 | (Tushman和O’Reilly III,1996) | 组织层面 | 组织创新和技术管理 | 组织一部分时间运行在相对稳定和以渐进式创新为特征的环境中,另一部分时间运行在以突破式创新为特征的环境中 |
结构型双元 | (Duncan,1976;Benner和Tushman,2003;Smith和Tushman,2005) | 组织层面 | 组织进化
理论 |
组织通过在不同的战略业务单元中进行双元设计,通过时间或空间分离使组织能够互不干扰地进行探索活动和开发活动 |
情境型双元 | (Gibson和Birkinshaw,2004;Simsek等,2009;Turner等,2013,2015) | 组织层面 | 组织情境
理论 |
组织通过情境设计达到双元性的目的,即通过情境因素(如支持和信任、绩效管理等)鼓励员工自行判断如何将时间分配到冲突任务中 |
领导型双元 | (Lewis,2000;Smith和Tushman,2005) | 个体层面 | 矛盾理论 | 当环境复杂动荡时,如果个体缺少矛盾思维,仅靠情境机制无法有效获得双元协调和均衡。因此领导型双元强调对冲突活动的一种权变调节、协和共生的矛盾思考和行动能力 |
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因果与效果逻辑各自的理论根源,基于哲学层面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普遍性,充分借鉴吸收个体层面管理者双元性的内涵特征,深度融合组织层面双元性的类型划分(Gupta等,2006),从创业者个人视角,对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内涵和类型做出如下界定:
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双元性表现为:在决策情境中,创业者不会因为单一决策逻辑的效用产生路径依赖,而是可以根据创业事件信息,在不产生认知冲突和不引发自我矛盾的前提下,在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之间进行协调使用的决策状态。创业初期,创业者的认知和经验、资源极为有限,决策逻辑双元性只能得到有限发挥,而随着创业过程的持续发展,在反复应对创业事件的过程中,创业者的认知得到发展、经验和资源得到积累,创业者能够深刻理解不同情境中看似矛盾的机会和目标,从而协调使用两种决策逻辑,用“兼而有之”取代“非此即彼”。因此本研究认为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在整个创业过程有三种表现形式:(1)结构型。创业初期,受到有限认知和经验等资源的影响,决策逻辑双元性主要表现为创业者根据自身的偏好或决策惯性以某种决策逻辑作为主导逻辑进行决策。(2)情境构建型。随着创业进程的推进,创业者的认知和网络资源得到积累,促使创业者能够通过网络资源的异质性来构建和设计情境,激发自身对两种决策逻辑进行同时实践。(3)权变型。不断应对创业事件的过程中诱发的学习机制使创业者具备矛盾思维、认知灵活性等认知能力,使创业者运用矛盾思维诠释创业事件,在问题中识别机遇,在机遇中发现问题,从而根据实际情境对决策逻辑进行协调使用,充分发挥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积极作用。
基于已有创业决策逻辑的相关研究,本研究认为决策逻辑双元性的三种表现形式存在以下关系:(1)结构型是最为普遍的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呈现状态。(2)情境构建型是对结构型的突破,表现为创业者决策可以不为企业发展阶段和资源可用性所限制,而是通过自身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资源拓展,借助外力帮助自身能够较为全面、辩证地分析事件。(3)权变型是决策逻辑双元性最有效的呈现状态,表现为创业者能够在不同事件中内化问题和机遇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协调两种决策逻辑,其决策能力也得以巩固。
四、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研究基于以上对创业决策逻辑已有研究和双元性特征的梳理考察,本研究认为,当前创业情境中瞬息万变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因素进一步增强了创业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单一的决策逻辑和决策方式已难以充分应对创业情境中的不确定性,由此对创业者的认知和决策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探索创业者如何学习和保持认知和决策的灵活性至关重要。此外,由于创业是由若干事件构成的递进式组合,创业事件丰富且多样,在这样一种情境下,传统的创业研究结论如“什么时期该怎么做”难以提供更有效的实践指导,因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远超他们能力和资源范围的信息、因素和事件。又如Nummela等(2014)指出,一些重要创业事件的发生会促使某一种决策逻辑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创业事件包含的不同特征与信息将激发创业者不同的决策逻辑,进而指导其决策行为;而伴随着对一系列创业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创业者的认知得到发展、资源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升(张默和任声策,2018),进一步帮助创业者在两种决策逻辑之间进行协调选择和使用,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创业者保持决策的灵活性,还能够促使创业者在反复的决策过程中提升创业能力,推进创业进程。基于此,本研究引入事件系统理论构建有关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研究框架,旨在解释:(1)创业事件的强度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影响机制。(2)反复应对创业事件的不同结果对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影响机制。
(一)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研究框架构建
首先,现有大部分研究都将事件当作一种实证研究情境,即比较某事件出现前后,结果变量发生的变化(陈晓萍和沈伟,2018);而甚少深入地考察事件的内在特质、也甚少将事件的内在特质作为变量引入研究之中。针对这一问题,Morgeson等(2015)提出了事件系统理论。事件系统理论认为事件强度特征(关键性、颠覆性、新颖性)会对个体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刘东和刘军,2017)。在事件强度一致的基础上,事件越发生在创业的关键时期(时机),持续的时间越长(时长),事件起源距离创业者越近(事件起源及距离),涉及创业关键主体越多(事件扩散及传播方向),越能够增强事件的影响(厉杰和孙瑞杰,2020)。鉴于事件时间与空间因素的调节属性(刘东和刘军,2017),本研究将主要探究创业事件强度特征(关键性、颠覆性、新颖性)对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影响。
关键性事件是对创业企业的发展和绩效有重要影响的、对创业者注意力和资源分配有极高要求的事件(Morgeson等,2015),此类事件的应对过程和结果决定创业活动能否持续进行,因此,关键性事件的重要性和优先性促使创业者对事件信息进行充分地评估和判断。出于对创业企业的特殊情感和成就动机,创业者会在关键性事件影响后续创业进程的压力之下通过分析式认知模式利用因果逻辑进行决策;颠覆性事件是指对创业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了干扰、中断的事件,迫使创业者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Morgeson等,2015)。当创业者面临颠覆性事件时,会在迫切恢复创业秩序的压力之下寻求当前事件和手中资源之间的联系,基于经验和直觉促进环境信息和已有知识结构同化,从而快速做出决策,即通过启发式认知模式利用效果逻辑做出决策;新颖性事件是指不同于个体和组织现有行为和特征的事件,包含了对创业者来说全新的、不熟悉的和变化的信息(Morgeson等,2015),这类信息中包含着新的机遇或新的问题,将对创业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带来新机遇的新颖性事件会成为新的关键性事件,从而促使创业者通过分析式认知模式利用因果逻辑应对事件,而带来新问题的新颖性事件则会成为新的颠覆性事件,促使创业者通过启发式认知模式利用效果逻辑应对事件。此外,创业事件较强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迫使创业者为该类事件配置注意力或人力资源以应对事件,因此,本研究认为,创业事件较强的时空特征增强创业者对效果逻辑的使用倾向。
此外,本研究认为,应对事件的结果无论积极或消极,都能够使创业者通过适应性学习或失败学习提升其创业认知和创业能力。最终,在反复应对一系列创业事件的过程中,创业者将能够协调选择和使用两种决策逻辑,使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双元性特征得到完全体现。
基于此,本研究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构建了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二)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研究
本部分重点探讨创业事件不同特征激发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和事件应对结果引发的学习两部分的作用机制。
创业本质上属于高风险、高失败率的经济活动,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创业环境中,创业者时刻面临着各种压力。创业者投身于创业活动中,当面临关键、颠覆或新颖性事件时,出于对企业的特殊情感和成就动机,也为了能进一步推进创业活动或提升绩效,创业者通常选择将自己置于压力之下应对事件(徐菊和陈德棉,2020)。此外,已有研究发现创业者的认知模式支配地位的改变能够控制创业者的行为决策,创业事件包含的信息促使创业者利用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对事件进行评估和决策,这一知识结构具体表现为创业者应对事件时的认知模式(张默和任声策,2018),分为分析式认知模式和启发式认知模式②。其中,分析式认知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方式,个体会对信息进行充分地评估和判断之后进行决策制定。分析式认知模式下的创业者会对事件信息进行周密分析,预测事件发展,进而调动资源应对事件,即利用因果逻辑进行决策;启发式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基于经验和直觉促进环境信息和已有知识结构同化,以便快速做出决策(周小虎等,2015)。启发式认知模式下的创业者在应对事件时会优先在手头资源寻找解决方案,强调“满意方案”,以缩短应对时间,从而促使创业者利用效果逻辑进行决策(Welter和Kim,2018)。
1. 创业事件不同主导特征激发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
(1)事件的关键性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作用机制
关键性事件与创业目标紧密相关,关键性事件的应对过程和应对结果会深刻影响创业活动的走向和结果。例如,企业交易活动中来自合作伙伴的变故可能直接改变企业关键目标的实现,再如,顾客对企业产品积极评价形成的突现型热点话题将直接加速创业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因此,事件的关键性特征越强,越容易促使创业者启动分析式认知模式处理事件信息,使创业者对事件信息进行周密分析,预测事件发展,进而调动资源应对事件,因此,本研究认为,关键性创业事件促使创业者启动分析式认知模式进而利用因果逻辑应对事件。具体的分析式如下:目标导向、竞争分析、避免意外、对未来进行预测和计划。具体而言,首先,目标导向强调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全面的市场预测,帮助创业者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资源提供重要的准则和依据(Sarasvathy,2001)。当创业者面临关键性事件时,为了尽可能与原有创业目标保持一致,并且最大化利用关键性事件,创业者会在目标导向下审视目标,即进一步确认原有创业目标是否依旧能够为创业方向提供指引,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业目标进行细化,以保证创业目标能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产品与服务的评估测试提供支撑。其次,创业者通过目标导向对未来和竞争者的动态进行预测,搜集和分析市场、技术或政策信息以捕捉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应对环境的变化。此外,创业者不仅需要应对当下事件,还需要对应对事件的结果和影响效应(如竞争对手的反应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寻求突破。例如,创业者在深入分析关键性事件之后需要决定是否与同质企业在现有产品领域坚持竞争、或另辟蹊径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等。再次,由于关键性事件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创业者不仅会对事件包含的信息进行详尽周密地分析与预测,还将尽力避免意外或突发事件对其商业计划形成干扰。最后,在创业者的整个分析式过程中,对未来的预测和计划贯穿始终。基于此,本研究认为,由于关键性创业事件具有重要性与优先性特征,以关键性特征为主导的创业事件会促使创业者启动分析式认知模式进而利用因果逻辑进行决策。
(2)事件的颠覆性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作用机制
颠覆性事件会对创业过程产生干扰和中断影响,事件的颠覆性越强,创业者希望恢复创业秩序的压力越大,创业者的应变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得到考验。因此,颠覆性创业事件促使创业者启动启发式认知模式进而利用效果逻辑应对事件(Welter和Kim,2018)。具体的启发式如下(Welter和Kim,2018):手段导向、基于可承受损失做出决策、通过结盟获取先前承诺、保持灵活性。具体而言,首先,颠覆性事件促使创业者在短期内恢复原有秩序、使企业经营重回正轨,因此创业者倾向于寻求自身经验和资源的帮助,在较短时间内识别、整合和利用手中资源开展快速决策,包括通过试错试验快速获取市场反馈从而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缓解颠覆性事件对创业进程的影响。其次,由于颠覆性事件对原有的创业进程造成了干扰,打断了当前的创业计划,因此创业者会基于可承受损失做出决策,以尽量降低应对该类事件的成本。再次,为克服或缓解颠覆性事件带来的干扰,创业者可以通过结盟获取先前承诺,从而快速获得资源支持,帮助自身渡过难关。最后,颠覆性事件促使创业者保持决策的灵活性,不仅有助于创业者及其企业快速调整自身,还有助于捕捉蕴藏在事件中的潜在机会,避免企业走入发展的死胡同。简言之,在面临颠覆性事件时,恢复创业活动秩序的压力促使创业者放弃从长计议和长时间寻求“最优方案”的行为路径,转而选择依据经验和资源能力从而尽快实施“满意方案”推进创业计划。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颠覆性事件将促使创业者启动启发式认知模式,并利用效果逻辑进行决策,以帮助企业快速走出事件带来的延缓、中断等负面影响。
(3)事件的新颖性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作用机制
新颖性事件包含对创业者来说的全新信息,包括变化的信息和创业者所不熟悉的信息,使创业者难以完全运用先前的知识储备或遵循惯有的思路方法应对事件(徐菊和陈德棉,2020),而此类事件中的全新信息或给创业进程和创业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或带来新的问题(Berends等,2021),从而增强或使创业者调整原有创业目标。为企业带来新机遇的新颖性事件会转变为新的关键性事件,原因如下:该类事件促使创业者启动分析式认知模式,思考是否利用该事件中包含的新机遇,即是否将新的机遇纳入企业的发展目标,从而促使创业者利用因果逻辑进行决策;而为企业发展带来阻碍或问题的新颖性事件则由于引起了创业活动的中断,会在创业者想要尽快恢复创业活动秩序的情境下激发创业者的启发式认知模式,促使创业者利用效果逻辑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资源、获得快速的市场反馈以应对事件,因此,包含新问题的新颖性事件会转变为新的颠覆性事件。例如,新冠疫情期间将医院的CT室、核磁共振室等拥有精密仪器且人流量较大的空间作为主要销售场景的大功率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某创业企业,其原先的创业目标和计划是瞄准国外进口的大功率紫外线消毒灯,开展大功率设备小型化的自主研发,并通过“各个击破”和“由点及面”向各级医疗机构推广。然而,当该企业第一批样机出厂后,某连锁酒店品牌“意外”找上门来,洽谈关于开发能够短时高效完成其客房消杀任务的设备。该企业的创业者在应对这一带来发展机遇的新颖事件时,深入分析了以医疗机构作为销售目标及其相关实施计划和资源匹配的可行性,发现尽管医疗机构的采购单价较高,但是销售周期较长,回款较慢,商业模式创新空间较小,且各个击破的资源成本较高,而连锁酒店是市场主体,全国门店数量众多,需求稳定,回款周期短,商业模式创新多元化,创业企业获得“第一桶金”的可能性将更大(预测分析)。基于此,该创业者果断调整了目标与计划,并重新梳理布局新的创新资源(战略规划),开展新的创业活动。简言之,该企业创业者在新颖性事件中寻得新的机遇,并将新的机遇纳入企业的发展目标中,使新颖性事件转变为于企业而言新的关键性事件,在此基础上,创业者在应对这一事件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因果逻辑进行决策。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新颖性事件会基于其包含的机遇信息或障碍信息从而转变为新的关键性事件或新的颠覆性事件,促使创业者启动分析式认知模式或启发式认知模式处理事件信息,进而促使创业者秉持因果逻辑或效果逻辑进行决策。
(4)事件的时空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调节作用
事件系统理论认为,当事件发生的时机越是契合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事件越是需要个体和组织立即做出应对(事件的紧迫性)、事件持续的时间越久,及事件的强度特征越是随着时间增强时,该事件的时间特征越强;当事件扩散的范围越广(辐射到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包括竞争者、利益相关者等)、涉及的组织层级越多,该事件的空间特征越强。同时,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对事件强度特征和事件影响结果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Morgeson等,2015),主要表现为:
首先,当事件越是需要个体和组织立即作出应对时,代表该事件具有较高的紧迫性(Morgeson和DeRue,2006),个体或组织需要立即对事件做出应对,以便充分利用该事件从中获利或减轻事件的负面影响。应对或处理该类紧急事件,要求创业者或创业企业将资源和注意力由日常事务转移到该类事件上,迫使创业者为解决这类事件作出准备(Morgeson,2005)。此外,当事件持续的时间越长时,事件带给个体或组织的压力就越强(Morgeson和DeRue,2006),也会迫使创业者为该类事件配置注意力或人力资源以解决事件。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事件强度特征确定的基础上,事件较强的时间特征要求创业者将大量注意力和资源转移到应对事件上,从而增强创业者对效果逻辑的使用。
类似地,当事件扩散的范围越广、涉及的组织层级越多时,该事件就涉及越多的关系承诺,从而需要创业者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构建或维系、巩固和企业内外部主体的关系(徐可等,2019),因此,当创业事件具有较强的空间特征时,也会迫使创业者为该类事件配置注意力或人力资源以应对事件。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事件强度特征确定的基础上,事件的空间特征也会增强创业者对效果逻辑的使用。
2. 事件应对结果引发的学习机制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会为在环境变化和波动中长期生存和发展而进行适应性学习,通过从过去行为中总结积累经验,促进组织职能发展和惯例改善,从而指导企业未来行为决策(孙烨等,2021)。类似地,个体会将自身的认知过程嵌入环境,并根据反馈调整认知方式,形成主动管理环境变化的能力(杜鑫和张敬伟,2017)。因此,本研究认为,创业者应对或处理创业事件是一个调整自身认知方式、进行适应性学习的过程。具体而言,应对事件的成功经验能够强化创业者对应对当前该类事件所应用的知识、资源和决策逻辑的理解,增强创业者应对类似事件的信心,并有利于创业者将被证明是“有效的”“正确的”的知识和行为方式系统化,帮助自身和企业形成应对类似事件的成熟的流程、惯例和管理方式(孙烨等,2021),同时增强创业者对当前所使用决策逻辑的熟练度和灵活度,帮助创业者提高后续相关决策的效率,正向增强应对此类事件的积极结果。
类似地,失败经历为创业者提供了反思过往、深入学习的机会(谢雅萍等,2017)。首先,失败经历能够促使创业者通过经验学习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调整处事原则(张默和任声策,2018),还可以通过经验学习提升资源获取、配置和企业运营管理的能力,为创业者下次应对此类事件提供有利的借鉴与帮助。此外,失败经验促使创业者运用反事实思维(谢雅萍等,2017),帮助自身构建多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并进行失败反思和重构既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这一过程引发创业者对原先决策逻辑适用情境的进一步思考,促使创业者重新评估自身的决策模式与行为,改变自身原有的认知图式,产生构建更加有效的策略应对未来事件的意愿,同时促使创业者进行深度的挖掘学习过程,从而在未来遇到类似事件时有更强的信心和更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谢雅萍等,2017)。
简言之,创业者应对事件的结果无论积极(如成功)或消极(如失败),都将通过适应性学习和失败学习促进创业者的认知发展、经验习得和资源积累(Mumford,1994;窦军生和包佳,2016),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张默和任声策,2018),形成对未来事件更高层次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影响创业者对后续创业事件的认知和决策行为。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应对创业事件的结果无论积极或消极,都将通过适应性学习或失败学习过程促进创业者的认知发展与能力提升。其中,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在对一系列创业事件进行思考与决策的过程中,创业者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应用前提和适用情境都将更加熟悉,处理事件信息将更加得心应手;能力提升主要表现为:创业者将能够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境协调使用两种决策逻辑,决策效率和决策能力都得到提升。
五、结论与展望(一)研究结论
创业活动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递进式组合,创业事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增强了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是创业者应对和处理创业事件的两种决策逻辑,在当前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创业情境下,单一的决策逻辑难以充分应对不确定性,也难以保障创业活动的可持续性。基于此,本研究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对两种创业决策逻辑的关系认识未能得到一致结论,同时对于已有研究提出二者的“协同”“双元”“共存”关系尽管有所提及,但并未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因此,本研究认为探索考察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的关系、关系特征及关系表现形式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针对该研究空缺,本研究的结论在于(1)从哲学层面和管理学的双元研究视角层面,梳理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存在双元性特征的理论基础,并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界定为“创业者不会因为单一决策逻辑的效用产生路径依赖,而是可以根据创业事件信息,在不产生认知冲突和不引发自我矛盾的前提下,在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之间进行协调使用的决策状态”,并给出了其双元性特征的三种表现形式:结构型、情境构建型、权变型。
(2)由于创业事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增强了创业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以往的创业研究结论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引入事件系统理论构建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的研究框架,旨在解释:(a)创业事件的强度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影响机制。(b)反复应对创业事件的不同结果对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影响机制。创业事件具有不同的强度特征,不同强度特征包含的事件信息也存在差异,促使创业者利用分析式认知模式或启发式认知模式处理事件信息,由此利用因果逻辑或效果逻辑进行创业决策。其中,(a1)关键性事件由于其重要性与优先性,会促使创业者通过分析式认知模式运用因果逻辑对事件进行处理与应对。(a2)颠覆性事件由于其对创业进程造成干扰与中断,会促使创业者通过启发式认知模式运用效果逻辑应对事件,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整合资源并获得迭代反馈,以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活动秩序。(a3)新颖性事件由于其包含全新的信息,既有可能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也有可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矛盾与问题,新颖性事件由此转变为新的关键性事件或新的颠覆性事件,从而导致创业者秉持不同的决策逻辑。新的发展机遇促使新颖性事件转变为新的关键性事件,促使创业者评估和配置资源把握机遇,并启动分析式认知模式使用因果逻辑应对事件;新的矛盾与问题促使新颖性事件转变为新的颠覆性事件,促使创业者启动启发式认知模式运用效果逻辑应对事件,以尽快恢复企业经营秩序。此外,创业事件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越强,就越需要创业者调配更多的资源应对事件,因此,本研究认为创业事件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正向调节创业者对效果逻辑的使用。最后,本研究指出,无论应对创业事件的结果积极或消极,都将通过适应性学习或失败学习过程促进创业者的认知发展与能力提升。在反复应对一系列创业事件的过程中,创业者将能够在决策时充分协调两种决策逻辑,使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双元性特征得到完全体现。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研究丰富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相关研究,深化了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关系的认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与创业决策实践联系密切,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关于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研究、尤其是二者间关系的研究目前严重滞后于企业实践,主要表现为学术界主要关注某种单一决策逻辑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对二者间关系的探讨尽管有所提及与尝试,但始终未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而在真实的企业实践中,单一的决策逻辑早已难以应对创业情境中的高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认为探究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间的关系、关系特征、关系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关系的因素有其理论重要性与实践必要性。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哲学层面的二元观和管理学领域已有的双元性视角研究成果,梳理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特征的理论脉络与基础,给出了关于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的界定,并基于已有相关研究总结归纳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从而丰富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研究,尤其对二者间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探讨,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统一的理论主张。
第二,本研究通过引入事件系统理论构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特征的研究框架,拓展了事件系统理论的应用情境,丰富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前因研究,还阐述了创业事件不同特征对创业者决策逻辑和决策逻辑双元性特征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证验证的理论基础。首先,本研究将事件系统理论的研究情境延伸至创业决策情境,拓展了事件系统理论的应用情境,为探索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及其双元性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其次,本研究基于事件的特征信息,深入解析了事件特征对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影响机制。此外,本研究阐述了事件应对结果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动态的研究视角和可供拓展的研究方向。最后,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Rauch和Hulsink(2021)发表在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上关于倡议研究者们基于事件视角研究创业理论及其相关因果机制,以进一步提升创业研究对现有创业理论的解释,进而帮助创业者、投资者及其他决策者制定有效的基于事件的创业策略。
本研究的实践启示在于:建议创业者重视并积极地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类创业事件,并对事件结果进行积极学习和反思,将应对事件作为提升自身创业认知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源泉,促进后续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向,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实践启示,但仍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需要在未来做进一步探索:
首先,丰富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的研究设计及测量方法。当前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以及两种决策逻辑共同作用的测量主要借鉴Chandler等(2011)为两种决策逻辑单独开发的量表,其中,Chandler等(2011)将效果逻辑作为一个具有四个维度的构成型变量进行量表开发,为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此后,学者们利用该测量量表进行了三类研究:(1)仅对效果逻辑或其子维度进行前因和影响效应研究。(2)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进行对比考察。(3)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乘积作为两种决策逻辑协同使用的衡量指标。例如,Braun和Sieger(2021)通过将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交乘来表示创业者同时使用了较高水平的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进行创业决策。然而,第(3)类测量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仅以数值高低表示创业者对两种决策逻辑的应用,既无法体现出某一种决策逻辑的主导性,也难以考察两种决策逻辑真正被同时权衡考虑的现实。考虑到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交乘测量是借鉴管理者双元性对探索性活动和开发性活动的交乘测量,通过交乘来测量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协同效应也未尝不可,但未来研究可在此基础上做两方面探索:(1)当创业企业及创业者资源有限时,应关注两种决策逻辑在不同情境条件下的主导作用;当创业企业及创业者有较充足的可调配资源时,包括注意力资源、心理资源和社会网络资源等,则可以关注两种决策逻辑的协调效应。(2)开发关于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的测量量表。本研究通过基于相关领域已有研究的梳理,以及对事件系统理论及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推演,认为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特征的表现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动态性、个体的认知柔性,以及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资源、创造力等因素,因此,未来研究可从这些方面进行问卷设计,进行创业决策逻辑双元性的量表开发。例如,未来研究可探索如环境动态性、组织战略柔性等因素对创业者决策逻辑双元性特征的影响作用。
其次,未来研究可在事件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的前因研究。本研究将事件系统理论应用于创业者个体层面,虽然将事件系统理论置于创业情境下,但并不涉及具体的某一个或某一类创业情境。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借鉴事件系统理论重点关注组织内部的实践意义与其跨时空的影响作用,拓展某一具体情境下事件对组织或个体层面的作用机制探究。另外,陈晓萍和沈伟(2018)建议研究者可以参考Morgeson(2005)、Morgeson和DeRue(2006)等,考察事件强度、时间和空间三个属性之中的一个或多个,以把事件量化成连续变量,进而构建模型考察事件对结果的影响机制。例如,Bruyaka等(2018)在组织层面考察了负面事件对企业选择联盟伙伴的影响,张振刚等(2020)基于企业的成长案例考察制造企业如何在应对事件的过程中提升其创新质量,团队层面和个体层面如Morgeson(2005)、Morgeson和DeRue(2006)考察了事件关键性和时间特征、颠覆性事件和新颖性事件对组织团队以及团队领导干预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考察企业或个体的异质性(如上述制造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或新手创业者/连续创业者等)对事件特征对因果逻辑效果逻辑双元性的关系的影响效应,深化不同情境下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适用范围和边界条件的探讨。具体而言,在企业层面探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应对事件时,是否对领导者或决策者的决策逻辑双元性需求更高?影响领导者或决策者的决策逻辑双元性的因素是否比创业企业更多样?包括团队的异质性,组织的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等都可以纳入考察;此外,未来对个体层面事件对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双元性影响效应的探索可重点拓展事件与因果逻辑效果逻辑双元性之间的中介和调节变量研究,例如,不同的事件特征是否会带来不同类型的压力和情绪?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或由事件引发的心理状态是否会进一步增强或削弱个体的决策逻辑双元性?未来研究可采用定量实证或案例分析检验本研究提出的研究框架与结论。
① 部分研究认为因果和效果是两种决策行为(Alsos等,2016),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参考并借鉴Mckelvie等(2020)的观点,认为已有研究之所以将因果和效果看作行为,是由于因果和效果作为决策逻辑只能通过其行为表现被测量,而其本质仍是决策行为背后的认知逻辑。因此,本研究认为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反映了创业决策的认知方式而非行为。
② 分析式/启发式认知模式源于启发式分析理论(Evans,2006),侧重指对信息的加工。本研究中引入分析式认知模式和启发式认知模式,旨在强调在创业者对创业事件包含的特征及信息的加工过程中,两种认知模式对创业者认知资源的消耗程度存在差异,进而促使创业者利用因果逻辑或效果逻辑进行决策。
[1] | 崔连广, 闫旭, 张玉利. 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形成机制研究: 中美创业行为的比较[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6): 1094–1102. |
[2] | 窦军生, 包佳. 连续创业: 文献评介、整合与新解读[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 38(4): 90–103. |
[3] | 杜鑫, 张敬伟. 创业者认知适应性与新企业商业模式调适的关系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8(4): 89–96, 113. |
[4] | 奉小斌, 周佳微. 逆向国际化企业多维跨界搜索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效果推理的调节作用[J]. 科研管理, 2021, 42(8): 59–66. |
[5] | 厉杰, 孙瑞杰. 社会企业创立过程影响因素探究[J]. 科学学研究, 2020, 38(9): 1647–1653. |
[6] | 李悦. 管理者双元性研究现状探析和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 40(8): 112–124. |
[7] | 凌鸿, 赵付春, 邓少军. 双元性理论和概念的批判性回顾与未来研究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 32(1): 25–33. |
[8] | 刘东, 刘军. 事件系统理论原理及其在管理科研与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 管理学季刊, 2017, 2(2): 64–80. |
[9] | 彭学兵, 王乐, 刘玥伶, 等. 效果推理决策逻辑下创业资源整合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 管理评论, 2019, 31(8): 123–131. |
[10] | 苏涛永, 陶丰烨. 效果推理与因果推理: 哪种决策逻辑更有效?——一项基于Meta分析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 40(8): 87–97. |
[11] | 孙烨, 侯力赫, 刘金桥. 累积经验与并购绩效: 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J]. 财经论丛, 2021(8): 69–80. |
[12] | 王乐, 龙静. 不同环境下效果推理、因果推理与创业拼凑的关系——基于阴阳观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 40(9): 101–118. |
[13] | 吴隽, 张建琦, 刘衡. 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因果推理与效果推理的调节作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3): 8–13. |
[14] | 谢雅萍, 梁素蓉, 陈睿君. 失败学习、创业行动学习与创业能力——悲痛恢复取向的调节作用[J]. 管理评论, 2017, 29(4): 47–58. |
[15] | 熊立, 曹元坤, 朱建斌. 国外个体二元性研究前沿及展望[J]. 管理评论, 2018, 30(4): 142–156. |
[16] | 徐菊, 陈德棉. 非连续事件对创业学习的作用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0, 38(7): 1260–1267. |
[17] | 徐可, 于淏川, 陈卫东. 在孵企业创新驱动研究: 网络权力与关系承诺视角[J]. 南开管理评论, 2019, 22(5): 38–48. |
[18] | 徐平磊, 贾迎亚, 于晓宇. 效果推理、创业团队凝聚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J]. 管理学报, 2020, 17(2): 251–258. |
[19] | 张默, 任声策. 创业者如何从事件中塑造创业能力?——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连续创业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8, 34(11): 134–149, 196. |
[20] | 张秀娥, 乐媛. 手段导向对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3): 495–504,515. |
[21] | 张振刚, 刘子琪, 尚钰. 制造企业如何从事件中提升创新质量——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企业成长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21): 72–81. |
[22] | 钟榴, 余光胜, 潘闻闻. 从目标导向逻辑到手段导向逻辑——初创企业产品创新流程决策[J]. 科研管理, 2019, 40(6): 205–214. |
[23] | 周小虎, 陈莹, 王帅彬. 创业认知的形成机制——双加工系统及其选择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5, 8(4): 367–379. |
[24] | 左亚文, 刘争明. 论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矛盾辩证法再探之一[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 5(5): 38–48. |
[25] | Alsos G A, Clausen T H, Hytti U, et al. Entrepreneurs’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preference of causal and effectual behaviours in start-up processes[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6, 28(3-4): 234–258. |
[26] | Benner M J, Tushman M L.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 238–256. |
[27] | Berends H, van Burg E, Garud R. Pivoting or persevering with venture ideas: Recalibrating temporal commitment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21, 36(4): 106126. |
[28] | Braun I, Sieger P. Under pressure: Family financial support and the ambidextrous use of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21, 15(4): 716–749. |
[29] | Brettel M, Mauer R, Engelen A, et al. Corporate effectuation: Entrepreneurial action and its impact on R&D projec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2, 27(2): 167–184. |
[30] | Bruyaka O, Philippe D, Castañer X. Run away or stick together?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specific adverse events on alliance partner defec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8, 43(3): 445–469. |
[31] | Chandler G N, DeTienne D R, McKelvie A, et al.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processes: A validation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 26(3): 375–390. |
[32] | Dew N, Read S, Sarasvathy S D, et al. Outlines of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firm[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8, a,66(1): 37–59. |
[33] | Dew N, Read S, Sarasvathy S D, et al. Effectual versus predictive logics i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24(4): 287–309. |
[34] | Dew N, Sarasvathy S D, Read S, et al. Immortal firms in mortal markets? An entrepreneurial perspective on the “innovator’s dilemma”[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8, b,11(3): 313–329. |
[35] | Duncan R B. 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 Designing dual structures for innovation[A]. Kilmann R H, Pondy L R, Slevin D.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M]. New York: North-Holland, 1976. |
[36] | Frese T, Geiger I, Dost F.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determinants of effectual and causal decision logics in online and high-tech start-up firm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0, 54(3): 641–664. |
[37] | Futterer F, Schmidt J, Heidenreich S. Effectuation or causation as the key to corporate venture success? Investigating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s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8, 51(1): 64–81. |
[38] | Gabrielsson J, Politis D. Career motives and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Examining preferences for causal and effectual logics in the early stage of new ventur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1, 36(3): 281–298. |
[39] | Gibson C B, Birkinshaw J. The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2): 209–226. |
[40] | Gupta A K, Smith K G, Shalley C E. 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4): 693–706. |
[41] | Henninger P, Brem A, Giones F, et al. Effectuation vs. causation: Can established firms use start-up decision-making principles to stay innova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0, 24(1): 2050002. |
[42] | Karhu P, Ritala P, Viola L. How do ambidextrous teams create new products? Cognitive ambidexterity, analogies, and new product creation[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16, 23(1): 3–17. |
[43] | Laine I, Galkina T. The interplay of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Russian SMEs under institutional uncertainty[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13(3): 905–941. |
[44] | Lewis M W. Exploring paradox: To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guid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4): 760–776. |
[45] | Maine E, Soh P H, Dos Santos N.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in opportunity creation and recognition[J]. Technovation, 2015, 39-40: 53–72. |
[46] | Matalamäki M J. Effectuation, an emerging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 towards a mature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7, 24(4): 928–949. |
[47] | McKelvie A, Chandler G N, DeTienne D R,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effectuation: Highlighting research tens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future[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0, 54(3): 689–720. |
[48] | Morgeson F P, DeRue D S. Event criticality, urgency, and duration: Understanding how events disrupt teams and influence team leader intervention[J].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6, 17(3): 271–287. |
[49] | Morgeson F P, Mitchell T R, Liu D. Event system theory: An event-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organizational scie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5, 40(4): 515–537. |
[50] | Morgeson F P. The external leadership of self-managing teams: Intervening in the context of novel and disruptive event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3): 497–508. |
[51] | Mumford A. Four approaches to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J].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1994, 1(1): 4–10. |
[52] | Nummela N, Saarenketo S, Jokela P, et al.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of a born global: 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ree small open economies[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014, 54(4): 527–550. |
[53] | Palmié M, Huerzeler P, Grichnik D, et al. Some principle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Promotion-versus prevention-focused effectuation principles and their disparate relationships with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9, 13(1): 93–117. |
[54] | Raisch S, Birkinshaw J.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Antecedents, outcomes, and moderator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8, 34(3): 375–409. |
[55] | Ranabahu N, Barrett M. Does practice make micro-entrepreneurs perfect? An investigation of expertise acquisition using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0, 54(3): 883–905. |
[56] | Rauch A, Hulsink W. Just one damned thing after another: Towards an event-based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21,doi: 10.1177/10422587211061738. |
[57] | Read S, Sarasvathy S D. Knowing what to do and doing what you know: Effectuation as a form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J]. The 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 2005, 9(1): 45–62. |
[58] | Reymen I M M J, Andries P, Berends H, et al. Understanding dynamics of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in venture creation: A process study of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5, 9(4): 351–379. |
[59] | Reymen I, Berends H, Oudehand R, et al. Decision making for business model development: A process study of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 in new technology-based ventures[J]. R& D Management, 2017, 47(4): 595–606. |
[60] | Sarasvathy S D.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2): 243–263. |
[61] | Simsek Z, Heavey C, Veiga J F, et al. A typology for align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s conceptualization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9, 46(5): 864–894. |
[62] | Sirén C, Parida V, Patel P C, et al. Rushed and short on tim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emporal planning and flexible pacing style on the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effectuation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9, 101: 555–560. |
[63] | Smith W K, Tushman M L. Managing strategic contradictions: A top management model for managing innovation stream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5, 16(5): 522–536. |
[64] | Smolka K M, Verheul I, Burmeister-Lamp K, et al. Get it together!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ausal and effectual decision-making logics on venture performanc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8, 42(4): 571–604. |
[65] | Turner N, Maylor H, Swart J. Ambidexterity in projects: An intellectual capital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5, 33(1): 177–188. |
[66] | Turner N, Swart J, Maylor H. Mechanisms for managing ambidexterity: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3, 15(3): 317–332. |
[67] | Tushman M L, O’Reilly III C A.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4): 8–29. |
[68] | Wei Z L, Zhang L Q. How to perform strategic change? A strategy as practice perspective[J].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20, 14(3): 811–832. |
[69] | Welter C, Kim S. Effectuation under risk and uncertainty: A simulation model[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8, 33(1): 100–116. |
[70] | Wiltbank R, Dew N, Read S, et al. What to do next? The case for non-predictive strate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10): 981–998. |
[71] | Wu L, Liu H, Su K. Exploring the dual effect of effectuation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peed and qua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0, 106: 8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