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年39卷第7期 |
- 张秀娥, 赵敏慧
- Zhang Xiue, Zhao Minhui
- 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经典模型及相关研究评介与展望
-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lassical models and related researches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 39(7): 51-64
-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17, 39(7): 51-6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7-01-03
2017第39卷第7期
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渴望创业成功,期望所建企业能够实现长久发展。但是,何谓创业成功,如何界定和衡量创业成功,哪些因素有助于创业成功,是学术界和实业界一直探讨的问题。研究普遍认为,创业者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效的带领团队捕捉商机、整合资源、进行市场定位以及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从而取得良好的企业绩效(Kyndt和Baert,2015)。之所以理论界将研究焦点集中于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之上,是由于创业者能力的提升是新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创业学习体现在“知”与“行”的统一之上(蔡莉等,2014),即个体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个体利用获取的知识指导自己行为的统一,其直接后果是促进个体创业能力的提升。这意味着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密切相关。而学习的目的往往就是为了获得短期或长期的成功(Osborne,1995),提升创业能力也是为了获取绩效优势而取得成功,因而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之间必然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但是目前基于三者关系的研究较少。目前关于“创业”是否可以通过学习习得,创业学习能否有助于创业成功的研究结论仍存在分歧(Man,2012);创业成功的内涵及其维度界定尚未统一,创业成功的测量也存在一定困难。虽然创业成功的某些方面可以通过财务绩效测量,但财务绩效上的成功却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企业的成功(Ahmad,2011)。因此Wiklund和Shepherd(2005)指出创业成功应由财务绩效上的成功和非财务绩效上的成功两个维度构成。根据Venkatraman和Ramanujam(1986)的研究,财务绩效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营业额、销售额、盈利和销售利润率的增长上。Ahmad等(2011)则提出了中小企业成功的非财务绩效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客户留存度、管理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公司的形象和信誉、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
因此,研究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的关系,不仅应探讨创业学习对创业过程的作用、回顾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或企业绩效)的研究,还应从企业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两方面研究创业成功,最终搭建三者关系的整合框架。而作为揭示变量作用机理、承载与展示不同变量研究成果的理论模型,不仅可以反映不同时期、不同视角、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特点,还能为整合框架的搭建提供可视化的研究素材。为此,本文试图先将13个模型分为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四个部分分别讨论,后将13个模型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总体的对比分析,最终构建了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的整合模型,并展望了三者间关系研究的未来方向。
二、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经典模型及相关研究回顾本节在系统梳理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分四类评述了学术界近20年来最贴近主题的相关研究与13个经典的关系研究模型①,即创业学习、创业能力分别与创业成功两个维度(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间的关系模型、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间的关系模型、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模型。评述可视化的模型研究,便于更清晰地揭示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的关系,探究三者关系研究的演进脉络,为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① 本研究从“Elsevier Science”、“Emerald”、“Springer-link”、“ProQuest”、“EBSCO”等数据库中,搜索近20年左右以“entrepreneurial learning”、“organizational learning ”、“dynamic capability”、“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y”、“entrepreneurial ability”、“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entrepreneurial success”、“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business success”为关键词的英文文献72篇。经过认真阅读、筛选文献,剔除了偏离主题的文献、会议记录及书评17篇,最终挑选出55篇英文文献(包括13篇经典模型文章)作为分析对象。这55篇文献中,有理论研究24篇,实证研究31篇,具体文献年份跨度为1992~2015年间。
(一)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经典模型及相关研究
创业学习研究起源于经验学习论(Minniti和Bygrave,2001;Cope,2003;Clarysse和Moray,2004)、组织学习论(Lant和Mezias,1990;Covin等,2006;Wang,2008)、社会认知论(Erikson,2003)、资产配置论(Hughe等,2007)和群体生态学理论(Dencker等,2009)等,近年来的研究更趋向于将创业研究和组织学习研究进行整合。因此许多学者更倾向于将创业学习定义为“在创业过程中的学习”(Politis,2005;Ravasi和Turati,2005;Holcomb等,2009),即个人或者组织在创造新资源、追逐新机会过程中的学习(Stevenson和Jarillo,1990)。对于这类学习的研究,其核心并不仅仅是研究关于创业者应该在创办新企业或者管理现有企业时需要学习什么,而是要去研究学习在整个创业中的作用是什么(Blackburn和Kovalainen,2009),即创业学习的作用机制。因此,很多研究都聚焦于研究学习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创业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Wang,2008;Rhee等,2010;Zhao等,2011)。这些研究在对象选择上范围很广,包括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且三种类型企业的研究在数量上较平均(Wang和Chugh,2014)。但是,所研究的创业情境②却极具倾向性,即关于创业学习与企业绩效间的研究更趋向于研究已建企业(established firms,EE)(Wang和Chugh,2014),其原因在于,目前创业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新创企业,还包括已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Hughes等(2007)、Wang(2008)、Rhee等(2010)和Zhao等(2011)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创业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中,Wang(2008)通过对拥有50名员工以上的213所大中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不仅证明了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①与企业绩效间的显著关系,还证明了创业学习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此外,由于企业战略所包括的产品、业务、市场等战略,都能够影响组织的学习进程进而促进企业绩效,因而Wang(2008)认为企业战略(firm strategy)在创业学习与企业绩效间起到调节作用。而Zhao等(2011)通过对中国8个省的607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创业导向与探索型学习②间的倒U型关系,即一个企业的创业导向只有接近于中等水平时,其与探索型学习间的关系才会显著;而应用型学习③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当企业掌握了外部知识后,探索型学习与企业绩效间仅存在弱相关关系(见图1和图2)。
② 创业情境,是指创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处的情况。创业情境主要分为三类,即新创企业、已建企业和一般创业。
①创业导向,是指导致企业新战略定位生成的过程、实践、决策等活动 。
②探索型学习,是指对超越企业范围以外的新能力和知识方面的学习。
③应用型学习,是指对扩展、发现并利用企业内部知识相关的学习。
除企业的财务绩效外,创业成功的其他维度并不能像财务绩效一样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实证研究,如创业学习与公司的形象及信誉、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典型的模型更为匮乏。但是,创业学习与管理者自信、管理者满意度间关系研究却别具创新。如Rae和Carswell(2001)创新性地在创业学领域使用了个体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并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增长,创业学习在促进创业者自信与成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见图3)。此外,国外并不乏对于创业学习与创业结果(或创业产出)间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还提出创业学习与创业结果(或创业产出)间存在相互作用(Holcomb等,2009),这无疑对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其中,Tseng(2013)提出,创业者投入自主学习能够提升创业学习的效率,产出更好的创业绩效,而好的创业绩效促使创业者拥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这些能力又能反作用于创业者的自主学习,从而形成一个创业学习的循环链条(见图4)。可以推知,创业者从开始投入创业学习到获得成功,再从成功中获得经验,从经验中学习,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短时的困难或失败,则应检查学习过程中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判定创业是不可学习的,或学习本身出现了错误。创业是个复杂而受多方面影响的行为,学习是个艰苦而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创业者取得了成功或提升了企业的绩效并不意味着学习可以结束,而是意味着自己拥有了一定的经验能够更好地继续学习。真正带来创业成功的不仅是学习如何权衡利弊,更需要创业者有不畏艰难,坚持学习的勇气。
(二)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经典模型及相关研究
创业能力的研究主要由西方学者发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尹苗苗和蔡莉,2012)。研究认为,创业能力是个人或组织完成一项新任务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Muzychenko,2008;Ireland等,2009;Mitchelmore和Rowley,2013;Zahra等,2011)。在创业能力的研究方法方面,已从定性研究转向了方法多样化的定量研究(Man等,2002;Phillips和Tracey,2007;Rasmussen等,2011)。因此很多学者已能通过实证方法证明,创业者必须具备思维上的分析能力和行动上的执行力,才能促使创业成功(Man等,2002;Markman和Baron,2003;Karlsson和Honig,2009;Chwolka和Raith,2012);也有学者证明,勇于冒险、主动承担责任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必须具备的能力(Shane和Venkataraman,2000;Baron和Markman,2003);还有学者提出,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学习能力,以应对技术经济的不断变化(Lans等,2008)。可见,关于企业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综合能力才能成功运营企业,成为了创业能力研究的焦点(Mulder等,2007)。该问题的研究在国外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数量上的优势,加之创业能力的维度划分已很细致,各维度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间的关系都有对应的研究,为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其中,Man等(2002)创新性地研究了创业能力与中小企业竞争力的3个维度(潜力维度、过程维度、绩效维度)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多维度概念模型。其中,创业能力与竞争力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又可分别概念化为3个“创业任务”,任务1:形成竞争范围;任务2:建立组织能力;任务3:设定目标并采取行动。即创业者可以通过适当的使用其创业能力来获得更广阔的竞争范围(任务1)、开发更好的组织能力(任务2),并利用已得的竞争范围及组织能力取得组织的长远绩效(见图5)。Man等(2002)认为,竞争范围与组织能力在创业能力与企业绩效间起到调节作用,但这种作用仅限于在企业拥有战略能力与承诺能力的情况下,因此该调节作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此后,Ahmad等(2010a)基本沿用了Man等(2002)对创业能力的维度划分,并进一步研究了创业能力每个维度对创业成功(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的影响。Ahmad等(2010a)认为,创业者在企业中分别扮演三种角色,即创业角色、管理角色和功能角色,这三种角色分别影响创业能力的不同维度,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创业成功。Ahmad等(2010a)主要研究创业者,所以在创业能力的维度里面加入了“个人能力”一项,并提出创业者所扮演的三种角色均需要单独的个人能力支持,这种强调个人特性的能力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验证(谢雅萍和黄美娇,2013)(见图6)。
同年,在另一项研究中,Ahmad等(2010b)通过对马来西亚212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明确证明了创业能力与中小企业创业成功(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商业环境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见图7)。Rahman等(2015)则重点运用了Man等(2002)和Ahmad等(2010b)关于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研究的量表与题项,并结合Chandler和Jansen(1992)、Ahmad和Seet(2009)、Ozgen和Minsky(2006)、Li(2009)以及他本人开发的题项,研究了孟加拉国最大的电信服务商Grameen Phone对创业者提供的支持与创业成功间的关系,并证实了创业能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见图8)。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加之研究结合了经济金字塔基础理论(BOP)①,因大型企业常常并不能满足社会底层人士创业的信息需求,Rahman等(2015)认为信息支持与创业能力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但Rahman的研究框架很有新意,且对创业成功、创业能力的维度、量表与题项的开发相对完整。因此,将Ahmad等(2010b)和Rahman等(2015)的模型相结合,能够极大地完善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的关系研究,并形成完整的创业能力对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模型。
① 经济金字塔基础理论(the base of the economic pyramid ,BOP),指大型企业通过对社会基层(收入低于2美元一天的人)直接供给社会产品、服务或创业支持来获得利润。
(三)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间关系经典模型及相关研究
Argyris Chris于1977年提出组织间的单环与双环学习理论,证明了组织能够通过学习而及时纠正、检验企业运营中的错误,提高组织的运营能力,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稳定地位。而近年来国外关于创业能力或创业学习的单项研究,也逐渐从个体视角偏向组织视角,所以关于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很多学者认为,创业企业应具备动态能力,以开发利用新资源(Arthurs和Busenitz,2006;Branzei和Vertinsky,2006;Arend,2014),但对于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间关系的研究尚匮乏。在模型开发方面,Chen等(2009)提出了动态学习机制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关系模型(见图9),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高层管理者的先前经验不足以解决组织随时面临的新挑战,也不能够促使组织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加之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若错误的决策被反复应用于实践经营中,则不能提高组织的动态能力,因此学习驱动机制中的先前经验与反复实践对组织的动态能力影响并不显著;二是证明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往往存在某种隐性或模糊性的障碍,但是这种障碍却可能会激发高层管理者跨越障碍,构筑新的战略思维并启动新的管理程序,发展组织的动态能力。Lecler和Kinghorn(2014)将创业学习与动态能力进行了整合,提出了动态能力学习框架(见图10)。Lecler和Kinghorn(2014)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研究均倾向于认为,动态能力会随着学习过程而得到不断提升。具体而言,创业者通过专业学习和创业学习提升了动态能力,不仅解决了技术创新与组织变革方面的问题,还有助于识别创业机会。
Jiao等(2010)则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证明了,创业导向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两个变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Jiao等(2010)还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开发并验证了动态能力应由四个维度组成,即环境感知能力、变化和更新能力、技术和组织的灵活性能力。这项研究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创业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学习营造积极和创新的学习气氛,并从中提升企业动态能力(见图11)。此外,Zahra等(2006)学者还设计了包含学习、动态能力、实质能力(Substantive Capabilities)①与企业绩效在内整合性的创业过程框架。Zahra等(2006)认为,创业活动影响了组织获得专用的资源(或技术)与学习的过程,而组织的资源、技术与学习又影响了组织的实质能力、动态能力与知识获取。而且,虽然实质能力、动态能力与知识获取都对组织绩效有影响,但知识的影响往往比较特殊,它既可以直接影响绩效,又可以通过实质能力而间接影响绩效(见图12)。
① 实质能力(Substantive Capabilities),其属于组织能力之一,指组织独立处理问题或解决困难的能力。而Winter(2003)则将实质能力界定为“组织为产品或服务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经过文献搜索,目前学术界关于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间关系的研究模型较少。这是由于,虽然学习是通过观察、研究或实践获得认知与技能的过程(夏征农和陈至立,2010),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能力确实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当学习与实践性、操作性极高的创业学科一旦挂钩时,传统的学习模式也许更会制约人们的发散性思维,在专业教育中习得的对资源、环境与机会的模式化考察与思考,往往会使创业者产生更加强烈的失败恐惧感,这并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创业能力。因此,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的研究也为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那便是引导创业者克服学习障碍,加强专业学习与创业学习的实践相结合,设计学习驱动机制,促使创业者通过学习而获得开发市场、适应环境与利用资源等方面的动态能力。
(四)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模型及相关研究
由上述分析可见,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间关系的研究已有一定数量。由于创业学习是创业者累积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Wang和Chugh,2014;Mulder,2007),而创业者只有拥有组织、技术、开拓市场等能力,才能够有效地识别创业机会,获得创业成功(Chandler和Jansen,1992;Chandler和Hanks,1994;Obschonka等,2011;Arend,2014;Yahya等,2011)。这表明,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可能存在中介作用。
但是,国内外关于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中介作用的研究较少。Priyanto(2005)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企业成长间起到中介作用。虽然该研究应用的变量是企业成长,其与创业成功在概念与维度上还存在很多差别,且该研究认为创业学习与企业成长间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但Priyanto(2005)的研究对于论证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的中介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见图13)。Priyanto(2005)通过回收247名中小企业受访者的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假设检验,明确证明了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企业成长间的中介作用。并且,Priyanto(2005)认为企业成长是创业学习的动力,证明了企业成长对创业学习有显著影响,创业成功对创业学习存在反馈作用,这对于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整合模型构建有很大的启示。
三、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模型及相关研究比较与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的关系,明晰三者关系的基本研究脉络,本文将上述13个经典模型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1)。
作者(年份) | 理论基础 | 分析视角 | 主要研究结论 | 不 足 |
Wang(2008) | 组织学习理论、战略管理理论 | 创业导向分析 | 创业导向通过学习导向对企业绩效有间接影响,企业战 略在此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 偏向于对大中型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忽略了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创业者的学习研究。 |
Zhao等(2011) | 组织学习理论、资源基础理论 | 资源与信息受限时的组织学习方法 | 创业导向与探索型学习间存在倒U形关系,其与应用型学习存在相关关系。应用型学习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探索型学习与企业绩效间存在弱相关关系。 | 样本选取偏向于大中型企业。使用横截面数据,导致推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结论受阻。并没有验证创业导向与探索性学习间的倒U型关系是否存在其他干扰变量。 |
Rae和Carswell(2001) | 个体理论 | 分析创业者个体在职业生涯和企业转制上的经历 | 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紧密相关,学习如何成功与从成功中学习是创业者创业中的关键过程。 | 研究访谈对象数量与选择面有限。研究所用的个体理论属于新兴理论,其结论缺乏实证检验。 |
Tseng (2013) | 自主学习理论 | 对个体创业者自主学习的分析 | 自主学习与创业学习紧密相关,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紧密相关。创业绩效还为自主学习与创业学习提供反馈。 | 属于探索性研究,加之采用了文献综述的方法,因而自主学习、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间的关系仍缺乏实证验证。 |
Man等(2002) | 竞争力理论、组织能力理论 | 采用过程/行为分析方法 | 创业能力与竞争范围、组织能力、企业绩效正相关,竞争范围、组织能力通过战略与承诺能力对创业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 并没有区分创业能力每个维度与竞争力三个维度具体是怎样对应与如何相互影响的。研究属于理论研究,依旧需要实证验证。 |
Ahmad等(2010a) | 创业能力理论(Bird,1995) | 创业角色分析 | 创业者角色、创业能力与中小企业成功正相关;创业者角色与创业能力正相关。 | 创业能力中的个人能力维度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 |
将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经典模型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的关系研究有待聚焦,二者关系的调节变量研究有待深入。其一,Wang(2008)、Zhao等(2011)学者使用了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搭建了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的关系模型。但Wang(2008)、Zhao等(2011)的模型并没有指出新创组织的学习与成熟组织的学习有何区别,企业绩效的成功能否代表新创企业的成功。虽然使用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研究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的关系确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也反映出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的研究目前缺乏专属且相对成熟的理论,对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关系的研究由于掺杂了创业学领域外的理论而显得不聚焦,在关系模型的搭建上也有待完善。其二,关于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的调节变量,Wang(2008)提出企业战略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为本研究的整合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素材。Rae和Carswell(2001)、Tseng(2013)学者虽然提出创业者的学习对其创业成功有着重要作用,但并没有说明创业者从学习到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是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仍有待深入挖掘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关系间的调节变量。
第二,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商业环境在其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已被多数学者肯定,但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其他影响因素仍有待探寻。Ahmad等(2010a)对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的关系模型开发较为完整,且对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的维度划分十分详尽,为本研究的整合模型构建打开了重要思路。Ahmad等(2010b)和Rahman等(2015)的关系模型不仅有十分成熟的理论基础(如Bird的创业能力理论等),且通过了实证检验。Ahmad等(2010b)提出商业环境是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关系间的调节变量,对本研究的整合模型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就目前研究来看,一方面,学者在研究创业能力时,会考虑不同能力对企业不同层面(如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而较为详细的开发了创业能力的维度,并实证检验了不同维度与创业成功的关系,从而推进了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如Ahamd等,2010a);另一方面,随着创业能力、企业绩效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研究更注重创新性,有待探寻二者关系间除环境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近些年得到学者的关注,但缺乏实证检验,二者关系间的调节变量仍有待开发。Zahra等(2006)的模型将与创业学习、创业能力有关的变量(如学习过程、实质能力、动态能力)进行了创新性的整合研究,属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关系的代表性研究之一。但Zahra等(2006)所提出的关系模型仅停留于理论构建层面,缺乏实证检验。Lecler和Kinghorn(2014)的模型将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进行了高度整合,并提出“动态能力学习框架”,但也没有做后续的实证检验。此外,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关系间的调节变量研究较为鲜见,如Zahra等(2006)、Chen等(2009)、Jiao等(2010)、Lecler和Kinghorn(2014)的研究仅论证了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间的相关关系,并没有提出这种关系间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变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方式得到不断丰富,创业者通过创业学习提高创业能力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加之创业学习研究新兴不久,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关系在实证研究上还存在诸多数据采集与验证的困难,以至于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关系间的调节变量研究也滞后。
第四,学术界普遍认为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存在正相关关系,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存在正相关关系,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Priyanto(2005)认为创业能力应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并提出创业成功对创业学习有反馈作用,从而构建了整合的关系模型。但Priyanto(2005)的关系模型在维度选取与关系论证上尚待完善,因此仍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的整合关系模型。综上,虽然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研究仍有不足,但这些研究已为整合模型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本文通过对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研究文献梳理与对比发现,Man等(2002)、Chen等(2009)、Tseng(2013)、Lecler和Kinghorn(2014)等学者均有提到坚持学习、不断发现机会、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因此创业坚持将是三者关系间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调节变量。因为坚持不仅包含对成功现状的保持,也有面临困难、挑战或挫折后的多次努力尝试的行为(Markman等,2005),而实施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获得持续性的成功。创业者从开始学习到获得能力,从运用能力到发现机会、利用资源建立企业,从不畏创业艰难到最终成功都需要时间、努力和金钱的不断投入与坚持(Cardon和Kirk,2015),因此创业坚持可以作为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关系间的调节变量。
四、整合模型构建及研究结论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整合模型(见图14)。该模型以13个经典模型及相关理论为基础,概括了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指明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的中介作用,还将创业坚持、创业环境与企业战略作为其关系间的调节变量。
具体而言,该模型总结并包含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创业学习对创业成功有正向影响,企业战略在此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创业者可以通过应用型学习与探索型学习去掌握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知识,从而获得成功。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创业者或组织的学习还容易受到企业战略(产品、业务、市场等战略)的影响。第二,创业能力对创业成功有正向影响,商业环境、创业坚持在此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创业者要在竞争中取胜,发现商机并攻克重重壁垒,就需要提升自己的领导与创业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商业环境的好坏和创业者是否能够长时间的坚持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影响着创业者的创业过程。第三,创业学习对创业能力有正向影响,创业坚持在此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高效的学习有助于创业者能力的提高,促使创业者通过学习而及时发现管理上的漏洞,更有能力科学制定发展计划,并合理地分配资源。在学习及管理、分析能力逐步提升过程中,创业者的坚持和毅力在此期间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之间起中介作用。这是因为创业者能够通过创业学习提升创业能力从而获得成功,而创业者创业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取得创业成功。第四,创业成功对创业学习也有反馈作用,因为创业的成功会给予创业者以鼓励,激发创业者持续学习。
五、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虽然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研究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学术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业学习的研究应更关注小微企业与个体创业者,并开展相关的实证研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发布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年末,我国中小企业2 000余万家,个体工商户5 400余万户。工商总局(2016)调查显示,若将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小型微型企业所占企业总数比重达94.15%;而在小微企业中,85.9%为初次创业企业。而个体创业者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主要领导者,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提升、他们所创建企业的成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彼得•德鲁克,2009)。因此,对于小型、微型企业与创业者个体的研究,对于中国的创业研究意义重大。
第二,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关系间的调节变量仍有待继续开发,创业能力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间的中介作用更有待理论与实证探讨。首先,本文属于定性研究,虽提供了一些系统性的理论参考,但在信度上较弱。因此,未来中,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依旧需要经过实证检验。其次,虽然创业坚持是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关系间重要的调节变量,但有关创业坚持的研究偏少。创业坚持是个很有研究价值与研究潜力的概念,对于创业坚持的研究,在未来更有可能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内容。
第三,虽然研究者能够意识到能衡量创业成功的要素不仅仅是财务绩效,还有非财务绩效,如客户满意度、客户留存度、管理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公司的形象和信誉、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但是针对非财务绩效的研究在数量上还是较少。此外,个人收入、财富创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增长率、投资回报率、企业规模等能否衡量一个企业的成功,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第四,应积极开发、完善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关系的整合研究与模型建设。整合模型建设有利于丰富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的相关研究,如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企业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研究。此外,还应注意,很多学者提出,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或创业结果)存在时间上的动态循环关系(Zahra等,2006;Holcomb等,2009;Pittaway和Cope,2007;Tseng,2013),或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探索创业学习与创业成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模型。
第五,研究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间的关系,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创建者在组建团队时,多基于共同利益或兴趣,而不是基于成员的能力互补(蔡莉等,2014),这便会造成企业先天性的知识和能力缺陷(Chandler和Lyon,2009)。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国务院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均为创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在获得商机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导致的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这对存在先天性缺陷的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新企业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界定创业成功的内涵及维度,研究创业者如何才能通过有效学习进而提升创业能力,取得创业成功(Ahmad和Seet,2009),对中小企业发展乃至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更多关注中小微企业创业学习的研究,并进行相关实证研究。
[1] | 蔡莉, 汤淑琴, 马艳丽, 等. 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4(8): 1189–1197. |
[2] | 谢雅萍, 黄美娇. 创业者创业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研究模型述评[J]. 技术经济, 2013, 32(5): 54–61. |
[3] | 尹苗苗, 蔡莉. 创业能力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12): 1–11, 19. |
[4] | Ahmad N H, Halim H A, Zainal S R M. I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the silver bullet for SME success in a developing nation?[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0a, 4(2): 67–75. |
[5] | Ahmad N H, Ramayah T, Wilson C, et al. I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and business success relationship contingent upon business environment? A study of Malaysian SM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10b, 16(3): 182–203. |
[6] | Ahmad N H, Seet P S. Understanding business success through the lens of SME founder-owners in Australia and Malay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ing, 2009, 1(1): 72–87. |
[7] | Ahmad N H, Wilson C, Kummerow L. Assess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business success: the perspectives of Malaysian SME owner-managers[J]. Journal of Asia-Pacific Business, 2011, 12(3): 207–224. |
[8] | Arend R J.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How firm age and size affect the " capability enhancement-SME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4, 42(1): 33–57. |
[9] | Arthurs J D, Busenitz L W.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venture capitalists[J]. Journal of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2): 195–215. |
[10] | Baron R A, Markman G D. Beyond social capital: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 social competence in their financial suc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3, 18(1): 41–60. |
[11] | Bird B. Toward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J]. 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 Firm emergence, and Growth,1995, 2(2): 51–72. |
[12] | Blackburn R, Kovalainen A. Researching small firms and entrepreneurship: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9, 11(2): 127–148. |
[13] | Branzei O, Vertinsky I. Strategic pathways to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SM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1): 75–105. |
[14] | Cardon M S, Kirk C P.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s mediator of the self-efficacy to persistence relationship[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5, 39(5): 1027–1050. |
[15] | Chandler G N, Lyon D W. Involvement in knowledge-acquisition activities by venture team member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33(3): 571–592. |
[16] | Chen H H, Lee P Y, Lay T J. Drivers of dynamic learning and dynamic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9, 62(12): 1289–1295. |
[17] | Chwolka A, Raith M G. The value of business planning before start-up—a decisi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2, 27(3): 385–399. |
[18] | Dencker J C, Gruber M, Shah S K. Pre-entry knowledge, learning, and the survival of new firm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20(3): 516–537. |
[19] | Holcomb T R, Ireland R D, Holmes Jr R M, et al. Architecture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xploring the link among heuristics, knowledge, and ac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33(1): 167–192. |
[20] | Ireland R D. Conceptualizing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y[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33(1): 19–46. |
[21] | Jiao H, Wei J, Cui Y. An empirical study on paths to develop dynamic capab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10, 4(1): 47–72. |
[22] | Karlsson T, Honig B. Judging a business by its cover: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new ventures and the business pla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24(1): 27–45. |
[23] | Kyndt E, Baert H.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ssessment and predictive value for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5, 90: 13–25. |
[24] | Lans T, Hulsink W, Baert H, et 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small business context: Insights from the competence-based approach[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 2008, 16(4): 363–383. |
[25] | Lecler C J, Kinghorn J. Dynamic capabilities, expert and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014, 45(2): 65–81. |
[26] | Man T W Y. Developing a behaviour-centred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2, 19(3): 549–566. |
[27] | Man T W Y, Lau T. The context of entrepreneurship in Hong Kong: An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patterns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in contrasting industrial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5, 12(4): 464–481. |
[28] | Man T W Y, Lau T, Chan K 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 17(2): 123–142. |
[29] | Minniti M, Bygrave W. A dynamic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1, 25(3): 5–16. |
[30] | Markman G D, Baron R A. 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 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3, 13(2): 281–301. |
[31] | Markman G D, Baron R A, Balkin D B. Are perseverance and self-efficacy costless? Assessing entrepreneurs’ regretfulthinking[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5, 26(1): 1–19. |
[32] | Mitchelmore S, Rowley J.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of women entrepreneurs pursuing business growth[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3, 20(1): 125–142. |
[33] | Obschonka M, Silbereisen R K, Schmitt-Rodermund E, et al.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developing individual: Early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in adolescence and venture creation success during the career[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1, 79(1): 121–133. |
[34] | Ozgen E, Minsky BD. A perspective into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in high technology domains: technical competencies as a source of inform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2006, 18(1): 60–73. |
[35] | Rahman S A, Amran A, Ahmad N H, et al. Supporting entrepreneurial business success at the base of pyramid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15, 53(6): 1203–1223. |
[36] | Rasmussen E, Mosey S, Wright M. The evol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niversity spin-off venture emerge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1, 48(6): 1314–1345. |
[37] | Tseng C C. Connect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with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to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13, 19(4): 425–446. |
[38] | Wang C L, Chugh H.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4, 16(1): 24–61. |
[39] | Wang C 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learning orient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8, 32(4): 635–657. |
[40] | Yahya A Z, Fatt C K, Othman A S, et al. Management skills and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in the services sector[J].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 5(26): 10410–10418. |
[41] | Zahra S A, Sapienza H J,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43 (4):917–955. |
[42] | Zhao Y B, Li Y, Lee S H,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35(2): 293–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