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生产力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标识性概念。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普遍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生产力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刘伟,2024;孟捷和韩文龙,2024),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和发展(蒲清平和黄媛媛,2023;李政和廖晓东,2023)。他们主要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周文和许凌云,2023;姜奇平,2024;韩喜平和马丽娟;2024)、生成逻辑(刘刚,2023;任保平,2024)、培育路径(洪银兴,2024;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2024)、时代意义(高帆,2023;胡洪彬,2023)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程恩富和陈健,2023;张震宇和侯冠宇,2024)等角度展开探讨。少数学者从经济思想史角度梳理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生产力概念到马克思系统论述生产力范畴再到新时代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历程(王朝科,2024)。
本文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是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的最显著特征。从现有文献来看,学术界大多以静态的眼光分析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虽然关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但是忽略了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发展历程出发来动态考察中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演进历程,因此缺乏对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脉络的深层思考和系统梳理。
只有理清新质生产力思想创新的历史过程,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深刻内涵和创新之处。因此,本文从思想史角度出发,以发展的眼光动态考察新质生产力的思想演进历程。生产力概念最初由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被马克思批判继承;中国从近代学习西方生产力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接受者,变成当下推动生产力理论突破创新的引领者。通过剖析生产力思想演进的逻辑,本文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在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升华的生产力理论认知;而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视角看,生产关系变革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主动因素。本文认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二是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已有研究:(1)从思想史角度梳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思想创新脉络,提供了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演进历程、科学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客观把握新质生产力现实意义的新视角。(2)将新质生产力置于人类探索现代化的实践历程中加以考察,将生产关系变革作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主动因素,拓展了分析生产力思想演进逻辑、生成因素的思路。(3)重点考察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补充了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科技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创新认识和具体实践,特别是关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讨论,动态展现了生产力思想的历史演进。
二、从传统到新质:生产力思想的历史演进
从思想史视角看,中国经济学语境中的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舶来品,始于近代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入,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而不断创新,经历了从“传统”到“新质”的历史演进。在此过程中,随着人们对科技与生产力的认识不断深入,越发强调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既有存量意义,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部分文献将“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力”译为“productive forces”或“productivity”,从词的本义看,前者强调的是生产的能力,后者强调的是生产的效率。将强调提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译为“new quality productivity”表面上看似乎是合适的(周文和许凌云,2023;蒋永穆和乔张媛,2024;洪银兴,2024)。但是,效率在本质上是质量的一部分,“quality”中已经包含着质量,无须再用“productivity”强调效率;而且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已蕴含着“以质带动量”的、现实的动力和能力。因此,译为“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才是相对恰当的表述,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之前学派关于“生产力”思想的认识
目前许多考察“生产力”思想来源的研究(王朝科,2024;周文和何雨晴,2024;朱宝清和高岭,2024)根据吴斐丹和张草纫所译《谷物论》中的“和庞大的军队会把田地荒芜相反,大人口和大财富,则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大人口的重要的利益,是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增加王国的货币财富”,
较早提出“生产力”概念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在阐述生产力及其发展时,普遍未将科技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量,主要从人、社会分工、资本和国家等层面分析生产力的范畴和核心因素。斯密强调分工对社会生产的增进作用,提出劳动生产力范畴,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并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生产力思想,将前人对生产力的零散论述加以理论化、体系化,并将科技纳入生产力范畴,奠定了传统生产力的基本轮廓。
(二)近代中国对科技与生产力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与生产力的深刻认识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因鸦片战争而被迫卷入世界经济浪潮,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及中西方在军事、经济、科技方面的巨大差异,许多有志之士开始重视科技并主张向西方学习。例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呼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但这一时期国人对科技的主张主要是“求富”“自强”实践层面的对策,并未上升到“生产力”理论层面进行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思想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近代科学勃兴,发明了许多重要机械,致人类的生产力逐渐增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用于分析中国社会现实、革命道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指出,“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就是社会的生产力”,
(三)新中国对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认识深化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情况下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计划经济战略,并对发展生产力必须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领导人民在统筹“改革、发展、稳定”背景下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的共识,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思考成为经济建设的具体指引,阐明了生产力发展的判别标准和作用领域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而将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主张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四)新时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新质生产力
新时代以来,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领导人民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而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概念,阐明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载体在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厘清了从科技创新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机制,继承并超越了传统生产力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新质”,这是马克思所强调的“新的生产力”在当下中国的核心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革新与迭代,以创新为显著特点,“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三、思想演进逻辑:在现代化实践中升华的理论认知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的决定性因素,人类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既是一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史,又是“一个不断由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态发展过程”(任保平,2024),还是一个在实践中对生产力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科技进步是促使生产力进步的根本原因。从思想演进逻辑看,新质生产力是在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升华的生产力理论认知,表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生产力现代化转型的最新见解和具体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理论的早期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的认识源于对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生产实践的观察和批判。肇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一系列科技革命将科学和技术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使机器和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推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煤炭、铁路等产业发生变革,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考察近代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会影响劳动生产力,
列宁、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在世界上最早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振兴国家经济。列宁指出社会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强调如果没有技术,那么“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要求其劳动生产率要向高于资本主义迈进。
(二)近代中国基于早期现代化探索的生产力认识
苏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早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便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探索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对于科技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朴素的认识。例如,引进西方近代技术和设备兴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洋务派,民国初年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振兴实业、创办大生纱厂的张骞等,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但在这些探索中“科学研究是和生产脱节的”,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传入为国人利用科技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工具和理论指引。例如,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在其所记载的《第九次全俄苏维埃大会》中曾经指出,“经济改造中,求俄国的工业化及农民的无产阶级化,不得不极端注意于科学技术的 功能−电站建设”。
(三)新中国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生产力思考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面对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而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通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赶上发达国家的现实,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运用科学技术在短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毛泽东指出中国生产力水平低导致生活水平低,而生产力“除人力以外就是机器”,强调工业、农业机械化同时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世界现代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带动新兴工业发展,而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现状,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推动科技经济全面结合,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明确强调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四)新时代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产力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有效应对国内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世界主要国家正积极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质生产力”,打通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转化通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认为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是一大痼疾,如果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难以有大的提高,
四、生产关系变革:催生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主动因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形成的相互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高帆,2023)。马克思强调,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存在“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一)近代中国生产关系变革的局限性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从一个独立自主、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生产关系变革的不彻底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的现代化探索中,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虽都主张改革,且提出各种救国方案,强调通过技术引进提高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和争取国家独立,但所涉及的生产关系变革具有局限性,并未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破坏中国近代生产力发展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缓慢。而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等调整生产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苏联模式”,给中国探索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借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革命形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关系,为解放生产力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通过学习、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毛泽东指出“三座大山”破坏、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全国的生产力已到了一个大危机,强调生产力本身的要求“是用革命方法解除这种旧有生产关系的束缚,推翻这种旧有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二)新中国以改革构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保持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强调“生产力总要向前发展,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就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
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逐渐暴露的科研、生产“两张皮”弊端,党中央实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解决科技和经济的结合问题。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中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强调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比较好地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三)新时代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深化改革主动调整发展思路、变革生产关系,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新质生产力时进一步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五、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于中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普遍世界意义的创新理论,蕴含着新时代中国人对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主张。新质生产力在理论内涵的发展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层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助于为世界各国解决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一)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论和实践中要解决“去哪儿”和“怎么去”两大关键问题。马克思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维度奠定了传统生产力理论的核心范畴,传统生产力理论虽沿着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方向不断前进,明确了“去哪儿”的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两张皮”的难题。而新质生产力理论从产业变革、要素创新性配置、生产关系三个方面进一步理顺了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逻辑,更加清晰地阐明了“怎么去”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一是以产业变革为路径。新质生产力理论主张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打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二是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抓手。新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不仅关注更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还强调发挥新生产要素(如科技、管理、数据、信息、知识、文化等)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尤其关注具有乘数效应的数据要素,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创新性配置构建一种更加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生产函数,推动生产力能级跃升。三是以生产关系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强调形成与之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科技体制改革,打通堵点卡点,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统筹“两个大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的有效举措,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科学解读和最新实践,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不断探索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一历史经验的高度肯定和继承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标识性概念,表明中国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独立自主、自信自立地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近代以来,党一直致力于领导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发达国家耗费几百年才得以实现的发展成就,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开辟了以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在此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虚心学习世界先进生产力理论和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具体经济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如何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概念和话语表达,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等。从理论体系构建层面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对外来生产力理论“学徒状态”的摆脱,从近代学习西方生产力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接受者变成当下推动生产力理论突破创新的引领者,体现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正以历史主动精神、战略思维、创新意识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以生产力领域的“术语革命”开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境界,展现中国在生产力创新发展方面的特色、风格和气派。
(二)现实意义: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扎根中国实践、基于中国问题、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理论,它强调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仅是对中国近代以来不懈探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更代表着党对未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主张和科学部署,对如何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事实说服力。首先,它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既往生产力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集成和思想精粹,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相互促进,尤其是党领导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历程。其次,它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强调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是针对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现实短板提出的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的生产力发展思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最后,如何有效促进颠覆性、突破性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仅是当前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现代化难题。中国正从“赶跑”阶段迈向“并跑”“领跑”阶段,针对生产力发展创新难题提出“新质生产力”方案,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摆脱传统生产力简单依靠要素驱动、资源消耗大的生产方式,以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有助于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有利于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优化升级,为世界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中国思路。
新质生产力强调形成与之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主张通过主动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经济发展,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近代以来,在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生产力发展总是与生产关系变革相关联,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压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实现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在于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主动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提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自觉性、主动性”。
[1] | 程恩富, 陈健.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12): 14–23. |
[2] | 高帆.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3(6): 127–145. |
[3] | 韩喜平, 马丽娟. 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2): 20–29. DOI:10.3969/j.issn.1005-2674.2024.02.007 |
[4] | 洪银兴. 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J]. 经济学动态, 2024(1): 3–11. |
[5] | 胡洪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 经济学家, 2023(12): 16–25. |
[6] | 姜奇平. 新质生产力: 核心要素与逻辑结构[J]. 探索与争鸣, 2024(1): 132–141. |
[7] | 蒋永穆, 乔张媛. 新质生产力: 逻辑、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研究, 2024(1): 10–18. |
[8] | 靳书君, 王凤, 王子滢.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中国化考论[J]. 宁夏党校学报, 2019(1): 65–71. |
[9] | 李政, 廖晓东.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3(6): 146–159. |
[10] | 刘刚. 工业发展阶段与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3(11): 111–125. |
[11] | 刘伟. 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J]. 经济研究, 2024(3): 4–11. |
[12] | 孟捷, 韩文龙. 新质生产力论: 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 经济研究, 2024(3): 29–33. |
[13] | 蒲清平, 黄媛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1–11. |
[14] | 任保平. 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J]. 经济研究, 2024(3): 12–19. |
[15] | 王朝科. 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J]. 上海经济研究, 2024(3): 14–30. |
[16] |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N]. 人民日报,2024-03-01(09). |
[17] | 杨乔喻. 探寻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生成的原初语境[J]. 哲学研究, 2013(5): 3–10. |
[18] | 张新宁. 试论列宁科技进步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11): 73–80. |
[19] | 张震宇, 侯冠宇.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 当代经济管理, 2024(6): 20–29. |
[20] | 赵学军. “156项”建设项目对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贡献[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1(4): 26–37. |
[21] | 周文,何雨晴.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体制机制与未来图景[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6-14. |
[22] | 周文, 许凌云. 论新质生产力: 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 改革, 2023(10): 1–13. |
[23] | 朱宝清, 高岭. 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史探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7): 1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