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公共卫生作为一项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价值取向的公共事业,旨在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共同行动促进全人群的卫生健康水平提高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公共卫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回顾既有研究,国内外学界围绕公共卫生理论、公共卫生影响因素以及公共卫生治理等主题进行了详细探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首先,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侧重于考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性问题,大多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李立明,2003;迟福林,20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建设(薛澜和张强,2003;欧阳桃花等,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及其均等化(冯显威,2009;王伟和任苒,2010)等角度展开研究。其次,部分研究将经济理论、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等因素与公共卫生治理结合,从公共财政制度与政策(刘尚希和陈少强,2003;刘军民,2005;赵云旗等,2010)以及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吕美行,2003;王谦,2006)等视角展开探讨。此外,还有学者立足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性视角,分阶段地考察和总结不同时期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探索、历史性成就和经验教训(武晋和张雨薇,2020;费太安,2021;庄琦,2022),并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发展变迁进行梳理和分析(刘继同和郭岩,2007;曹志立和曹海军,2021)。总体而言,既有文献聚焦于中国公共卫生治理的制度、政策和实践等层面,从思想演进的角度考察公共卫生治理政策变迁以及公共卫生治理思想演变的研究较为薄弱。
目前,公共卫生治理的学术定义尚未形成共识,根据有关“治理”的代表性定义,
二、分析框架:政策范式转变的识别模型
(一)理念、政策范式和政策变迁
在对英国宏观经济政策变迁研究中,彼得·霍尔提出了政策范式(Policy Paradigm)的概念,以探究政策变迁背后的理念(Ideas)变动。他指出,“政策制定者通常是在一个由各种理念和标准组成的框架内工作”,
(二)分析模型
政策范式理论对公共政策研究中理念或者说思想因素的强调与分析,为本文有关公共卫生治理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启示。首先,公共卫生治理既涉及医学理论,也与经济理论、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次,公共卫生治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建立在医学、经济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政策专家群体的认识之上,属于具有技术复杂性和重要公共性的政策领域。最后,政策范式理论对理念和政策制定之间关系的阐释以及对政策变迁背后理念变动的分析,为考察中国公共卫生治理政策变迁及其与公共卫生治理思想演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式。因此,本文引入政策范式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的历史情景进行优化和改进,构建如下的两个解释模型。
1. 政策范式转变识别模型。作为一种从思想层面指导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框架,政策范式包含四个基本维度:①关于现实性质、社会正义和国家适当作用的价值观、假设和原则;②有关需要公共干预的问题的见解;③关于应追求哪些政策目标的认识;④有关实现政策目标的适当政策手段的想法。政策范式转变的充要条件是某一政策领域的前述四个维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Daigneault,2014)。其中,维度一和维度二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的改变意味着政策范式的后两个维度(即有关“问题解决”性质的认识)会相继变化。对于本文关注的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见图1),维度一和维度二反映了卫生政策制定者有关公共卫生事业的性质、存在的政策问题和发展思路等方面的认识,其改变意味着公共卫生治理理念发生变化;维度三和维度四则反映了卫生政策制定者有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政策手段方面的认识,其改变意味着有关公共卫生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式的认识发生变化。此外,以下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公共卫生治理理念起着指引作用,其改变会促使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式的新认识又会推动治理理念革新;同时,治理目标的改变需要治理方式的协同变化,并进而对治理目标的实现起着推动作用。因此,根据公共卫生治理关于治理理念、目标和方式三个层面的认识变化,就可以判断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四个维度的变化情况,进而识别范式转变是否发生。
2. 政策范式演变模型。霍尔等人对政策范式转变的认识难以充分解释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更加符合中国实践的分析框架。一方面,他们在政策范式转变研究中对政治因素的强调,并不普遍适用于不同国家的政策研究,需要考虑同政策制定与实施相关的政治制度体系的特点。比如,在英国的政治制度下,现任政府出于其党派利益和政治竞争,可能偏离前任政府的改革方向和政策遗产;而中国的改革与政策实施往往具有渐进性和持续性,这使得政策范式转变具有非间断的特点。另一方面,霍尔等人对英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表明,政策范式转变是一个相对线性的变化过程,而中国公共卫生治理政策的变迁过程表明,政策范式转变并不一定呈线性的变化过程。本文在已有研究(Hall,1993;Oliver和Pemberton,2004;Kern等,2014)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加符合中国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实际的政策范式演变模型,以解释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在不同时期的转变和公共卫生治理思想的发展演变。
如图2所示,政策范式转变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异常现象”(Anomalies)即各种政策问题的产生和积累往往引发对主流政策范式的质疑,政策制定者会进行政策调整,即发生政策的第一和第二序列变迁,以应对“异常现象”和维持主流政策范式的稳定性。政策调整的成功会通过范式维持路径使得主流政策范式的稳定性得以维持,失败则意味着主流政策范式的可靠性遭受削弱与质疑,并促使政策制定者乃至社会公众对新理念和新范式展开探讨。这些探讨只有在某种理念和范式得到政策制定者的实质性支持以及在制度化尝试中得到充分采纳时才会走向结束,从而进入新范式制度化的第三序列政策变迁阶段并实现政策范式转变。然而,如果新理念和新范式未能得到支持和采纳,那么其制度化尝试就难以促进政策范式转变和全面的政策变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仍处于主流政策范式的框架内,即便某些新理念被采纳,也只是用来维持主流政策范式的稳定性。
(三)研究期间的划分依据
政策范式转变的演化和非线性特点,导致其转变时间的界定存在差异。一方面,“异常现象”的产生乃至主流政策范式的失效并不必然导致范式转变。因为“异常现象”的产生是主流政策范式变化的起点,但主流政策范式下形成的路径依赖,通常促使政策制定者通过政策调整甚至吸纳新理念以维持主流政策范式的稳定性,从而走上政策范式维持或调整路径。另一方面,政策范式转变是内生危机和外生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异常现象”的产生揭示了主流政策范式的内生危机(即存在各种矛盾与风险),但新范式制度化还需要外生冲击,以此破坏现有政策框架稳定性的信心(Oliver和Pemberton,2004),从而突破主流政策范式下的路径依赖。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和2003年“非典”暴发这两个外生冲击的发生为分界点,分析改革开放以后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的转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主流政策范式调整与发展的实现过程。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体制基础,导致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诸多内部矛盾和风险,需要对其进行配套的政策改革;而由“非典”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则直接暴露了中国当时公共卫生治理体系薄弱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因而必须进行范式重构。
三、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的源起、确立与调整:1979—2002年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形成了内嵌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策范式。在此政策范式下,公共卫生治理遵循政府包办的思路,依托全民所有制单位与企业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卫生防疫机构遵循政府的计划指令,实施政事合一和管办一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采取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维护了人民的生存需要。1979年到21世纪初期,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城乡医疗卫生危机的影响下,市场取向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取代了内嵌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策范式,成为指导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新框架,并且该政策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历了一次调整。
(一)卫生事业中市场化和商品化思想的引入:1979—1984年
市场化和商品化思想的引入及其尝试是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发生转变的前奏。改革开放后,卫生事业中市场化和商品化思想的萌发有其特定原因。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村人民公社制度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村卫生防疫体系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瓦解,农村地区出现了医疗卫生危机(夏杏珍,2003)。另一方面,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改革试点展开后,城市医疗卫生保健事业遭受影响,一些职工失去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城乡医疗卫生危机的发生,促使卫生部门和学界开始思考和探索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出路。
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和要求促使卫生事业的发展思路向市场化和商品化转变。一方面,卫生部门就如何发展卫生事业以保障人民健康和服务于经济增长进行了初步探索,要求纠正政府包办和防治免费的思路,建议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
强调卫生事业经济属性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思路此时存在争议,
(二)市场取向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的确立:1985—1996年
市场取向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的确立,是城乡医疗卫生“异常现象”这一内生危机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化和商品化观念影响这一外生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共卫生治理确立了市场主导的治理理念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治理目标,并在治理方式上转向政府简政放权与让利,实现了政策范式的转变和根本性的政策变迁。
1. 治理理念:从“政府包办”走向“市场主导”。市场主导的治理理念是在卫生事业发展中引入市场机制,强调卫生事业的商品经济属性并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反映了有关公共卫生事业的性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等方面认识的变化。市场机制被引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之中的原因在于,内嵌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策范式难以有效应对新时期公共卫生治理的“异常现象”。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下,农村和城市卫生防疫事业的经济与组织基础瓦解,出现卫生保健服务供给不足和卫生健康水平下降等现象。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政府聚焦于经济建设,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到促进经济增长的领域,难以对卫生保健服务供给缺口进行补充。在此背景下,卫生政策制定者尝试引入市场机制,以利用其高效率弥补卫生保健服务供给缺口,这促使市场主导治理理念逐渐取代政府包办的发展思路,成为这一时期公共卫生治理的主导思想。
市场主导的治理理念主要表现为强调卫生事业的商品经济属性和卫生保健服务的普通商品性质。在政策层面上,社会效益作为卫生事业的最高准则并不否定其追求经济效益,不能只考虑其福利性的一面,还要考虑和重视在卫生服务过程中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和经济效益。
2. 治理目标:从“防控各类疫病”走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治理目标的确立,是政府以人民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为出发点和重视健康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体现,也是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经验和国际卫生事业发展策略双向影响的结果,反映了有关政策目标认识的变化。新治理目标的提出,是公共卫生治理在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群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矛盾日益凸显背景下实现的发展。首先,如何在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水平,
新治理目标的确立契合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际,并集中反映在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治理实践中。首先,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发展目标符合中国发展由温饱向小康阶段的转变,目的在于使人民群众“总体上达到与小康水平相适应的健康水平”。
3. 治理方式:从“计划指令管理”走向“简政放权与让利”。公共卫生治理方式向简政放权与让利的转变同治理理念和目标的转变协同一致,反映了政策手段层面认识的变化。新治理方式的确立有其特定历史因素。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全民所有制单位与企业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的卫生保健服务供给职能弱化,政府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又缺乏充足的财政资金来承担相应的职责。其次,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具有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吸引外资,导致包含卫生保健在内的社会福利难以快速得到全面提升。如何在聚焦于经济建设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卫生健康水平,是必须妥善处理的难题。因此,卫生部门尝试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与个体的力量弥补卫生保健服务供给缺口,从而促使公共卫生治理方式走向简政放权与让利。
治理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卫生机构所有制形式多样化以及自主权不断扩大两个方面。卫生机构所有制形式从单一公有制走向多种所有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和个体力量增加服务供给。卫生部门指出,卫生机构不能忽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必要性以及集体卫生机构与个体开业从医的特殊作用,
总之,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外生冲击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内生危机共同影响下,市场主导的治理理念逐步嵌入卫生政策制定者的思想认识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中,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即以简政放权与让利的治理方式追求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治理目标,从政策范式理论的标准来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实现了转变。
(三)市场取向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的调整:1997—2002年
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失衡,导致卫生健康水平下降和经济发展遭受制约,并致使社会分化加剧和不稳定因素积聚,促成了主流政策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调整。一方面,市场主导治理理念下的卫生事业,遵循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原则,一些具有正外部性但经济效益低下的卫生保健服务供给不足,导致卫生健康水平下降并限制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得经济发展遭受制约。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卫生事业处于社会经济的边缘位置,导致卫生防疫体系基本瘫痪(王绍光,2012a)、卫生不平等加剧(李玲等,2008),社会不稳定因素积聚。
这一时期的政策调整主要涉及公共卫生治理的政策工具及其设置,政策目标并未发生改变。一方面,提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新政策工具以发挥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因为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会导致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事倍功半。
四、政府主导型政策范式的孕育、确立与发展:2003—2022年
20世纪90年代末期,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有所调整以应对“异常现象”的产生,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意味着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矛盾与风险的化解方案存在于主流政策范式之外。21世纪初期,“非典”这一外生冲击显著削弱了主流政策范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引发了关于卫生事业市场化发展取向的深刻反思。此后,有关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范式的探讨与制度化尝试相继展开,推动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发生转变,确立了政府主导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并促进了政策的全面变迁。
(一)内生危机与外生冲击下的理念反思与范式重构:2003—2008年
卫生健康水平下降、经济发展受阻和社会分化加剧等“异常现象”的产生和积累,以及“非典”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彻底削弱了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内生危机与外生冲击的共同影响下,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反思了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以及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就卫生事业发展方向与模式展开探讨,促进了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的重构。
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国退民进”导致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失衡。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思路下,卫生事业从属并服务于经济增长,政府从卫生保健服务供给中有计划地退出以支持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导致其在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公共卫生治理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卫生防疫机构的运行逻辑演变为竞争趋利,市场主体成为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引发了供给不足问题。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卫生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在此背景下,学界开始反思引入市场机制的发展思路并引发有关卫生事业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讨,产生了“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派主要观点。其中,政府主导派反对走弱化政府地位与作用、将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视为普通商品,并强调竞争趋利的市场化发展路径,认为应该坚持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主导地位与作用,然后再科学设计和维护市场机制(王绍光,2012b;李玲,2005)。市场主导派反对政府主导的发展思路,认为应该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并让政府提供兜底和制度保障作用(顾昕,2005;吴明,2007;蔡江南等,2007)。
卫生事业关注重心向效率的转移导致卫生健康水平下降和公平性不足。在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中,政策制定者认为,市场机制的高效率及其自发调节功能,可以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自发实现卫生健康水平的增进和群体间差距的缩小,但“异常现象”的产生表明,经济增长未能实现这一目标。在此背景下,政府重新思考和阐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党的十六大报告重新阐释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原则,要求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内生危机和外生冲击导致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及其与卫生事业的协调性弱化。经济增长优先的思路支撑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导致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有所弱化。原因在于,“异常现象”的产生限制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外部性效应,即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效率提升。同时,滞后型的财政投入模式导致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弱化。“非典”暴发后,政府通过调整公共卫生筹资机制和财政支出结构,
(二)政府主导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的确立:2009—2012年
2009—2012年是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转变的决定性时期,政策范式的四个维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共卫生治理确立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充的治理理念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治理目标,并在治理方式上转向政府有为与有效,这标志着政府主导型政策范式取代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成为指导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框架。
1. 治理理念:从“市场主导”走向“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充”。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充的治理理念,强调政府在优先保障公共卫生治理宏观效率方面的主导地位与作用,然后发挥市场机制在提升公共卫生治理微观效率方面的作用,反映了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在维度一和维度二方面的变化。治理理念的转变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如何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将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成为公共卫生治理的一项任务;另一方面,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下产生的“异常现象”,以及“非典”这一外生冲击暴露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薄弱和治理能力不足问题,成为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如何妥善解决此类政策问题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卫生部门面临的一项难题。为此,卫生部门充分汲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政府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主导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新治理理念主要表现在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性质以及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认识两个方面。首先,新理念突破了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对公共卫生事业商品经济属性与特点的强调,淡化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商品属性。“把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市场交易的商品”,
2. 治理目标:从“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走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治理目标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异常现象”产生以及治理理念转变而提出的,反映了公共卫生治理追求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及对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政策制定与实施考量,属于政策目标方面认识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增长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带来健康需求与期望的新变化,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公共卫生治理目标的转变集中体现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化以及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两个方面。首先,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化,是公共卫生治理在治理理念转变背景下实现的制度革新,目的在于以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政府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逐步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政策工具。政策制定者提出,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由政府预算统一安排,并随着经济发展调整政策工具的设置,即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和人均经费标准。总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化以及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都是以政府主导服务提供的方式,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目标。
3. 治理方式:从“简政放权与让利”走向“政府有为与有效”。治理方式向政府有为与有效的转变,目的在于扭转公共卫生治理形成的重治轻防和防治分离的实践取向,反映了政策手段层面认识的变化。政府有为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后,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提高了公共卫生治理的微观效率,但也导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相互割裂(张茅,2010),出现重治轻防和防治分离的实践取向,并由此产生诸多“异常现象”。同时,公共卫生治理理念和目标的转变需要治理方式的协同变化,从而推动实现新的治理目标。新治理理念和目标强调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和公共产品性质,那么以何种政策手段确保公益性原则和公平性,成为卫生部门面临的一项难题。强调政府有为与有效,就是公共卫生治理方式为实现新治理目标而发生的显著转变。
治理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如何发挥政府在实现新治理目标中的作用。首先,政府有为是指在公共卫生治理中坚持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其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职能。一是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要求政府必须在卫生立法、规划、投入、监管、服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总之,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失衡以及卫生健康水平下降和公平性不足等异常现象的产生,揭示了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存在的矛盾与风险,“非典”这一外生冲击破坏了维持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稳定性的信心,并且突破了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下形成的路径依赖。在内生危机和外生冲击的共同影响下,卫生部门和学界对引入市场机制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思路展开反思,形成了有关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以及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并就新理念和新范式展开探讨和制度化尝试。在此过程中,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充的理念融入了公共卫生治理的思想与实践之中,政策目标与手段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政策范式转变的条件来看,政府主导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取代市场取向型政策范式成为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框架,全面的政策变迁也在这一时期展开。
(三)政府主导型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的发展:2013—2022年
政府主导型政策范式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通过政策范式维持路径实现了进一步发展。首先,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公共卫生治理如何适应并促进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和增进人民健康水平,成为卫生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其次,在公平与质量成为新时代公共卫生治理关注重心的背景下,如何将改革发展的成果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形式,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成为卫生部门面临的又一项挑战。最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背景下,如何在公共卫生治理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卫生健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相匹配,也成为卫生部门面临的一项难题。上述政策问题的产生,使得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水平持续高质量增进,成为公共卫生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促使主流政策范式进一步发展。
政府主导型政策范式的发展涉及公共卫生治理理念、目标和方式三个层面,但并未发生政策范式转变和根本性的政策变迁。在治理理念方面,强调将健康的理念融入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中,而不能只关注影响个体的“疾病与传染病”的防治并局限于传统的医疗卫生领域。在治理目标方面,提出了“全民健康和健康国家”的新政策目标,以实现全民健康水平的持续增进以及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在治理方式方面,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新的政策工具,以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和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公共卫生事业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政策工具的设置都有所改变,以应对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政策变化的程度超过第二序列政策变迁所定义的范围。然而,政策目标的变化是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而根本性的政策变迁需要动机、手段和动力的共同推动,尽管有关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发展理念的新认识融入了主流政策范式,但并未发生显著削弱主流政策范式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内生危机和外生冲击。新冠疫情对主流政策范式的稳定性造成了冲击,促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第一与第二序列政策变迁,但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充的治理理念没有改变,并且还通过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与责任,实现了“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
五、结论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治理走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先后确立了市场取向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反映了对公共卫生治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持续探索过程。首先,中国公共卫生治理政策存在两次代表公共卫生治理思想转型发展的政策范式转变,分别确立了以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为核心理念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框架,实现了公共卫生治理理念、目标和方式在不同历史场景下的转型与发展。前一阶段引入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思路,以简政放权与让利的治理方式,追求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治理目标;后一阶段则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与作用以及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政府有为与有效的治理方式,追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治理目标。两者都在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经历了调整与发展。其次,公共卫生治理思想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追求治理思想与政策实践相契合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尝试以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思路保障人民的基本健康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异常现象”产生以及由“非典”引发理念反思与探讨的背景下,卫生政策制定者深化了有关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以及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推动了公共卫生治理向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充治理理念的转变以及相关的政策变迁,逐渐实现了公共卫生治理思想与实践的统一,主流政策范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主导型政策范式变得更具稳定性。
面向未来,以治理思想革新和实践发展创新推进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公共卫生治理必须实现治理理念、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发展和与时俱进,探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社情与民情的公共卫生治理政策范式。新冠疫情的暴发以及卫生事业关注中心的转变(转向更具普遍意义的“健康”),促使公共卫生治理的目标转变为实现治理思想与政策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探索构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的公共健康体系,从而持续有效地防控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追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第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必须处理好顺应宏观改革发展趋势与遵循自身发展路径之间的协调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进程相一致,也在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探索符合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要求的发展路径。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征程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公共卫生事业必须进一步探索符合新时代背景和满足新发展需求的独特路径,实现公共卫生治理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协调发展。
[1] | 蔡江南, 胡苏云, 黄丞, 等. 社会市场合作模式: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 世界经济文汇, 2007(1): 1–9. DOI:10.3969/j.issn.0488-6364.2007.01.001 |
[2] | 曹志立, 曹海军.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公共卫生政策叙事演进与基本经验[J]. 中国公共卫生, 2021(8): 1177–1181. DOI:10.11847/zgggws1134251 |
[3] | 迟福林. 以人民健康至上的理念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变革[J]. 行政管理改革, 2020(4): 4–12. |
[4] | 杜乐勋. 关于卫生事业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 卫生经济, 1983(6): 14–15. |
[5] | 杜乐勋. 试论卫生事业的经济地位和经济作用[J]. 医学与哲学, 1981(3): 26–28. |
[6] | 费太安. 健康中国 百年求索——党领导下的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及经验[J]. 管理世界, 2021(11): 26–40. |
[7] | 冯显威.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政策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09(7): 9–11,17. DOI:10.3870/YXYSH.2009.07.004 |
[8] | 葛延风, 丁宁宁, 贡森, 等. 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概要与重点)[J]. 卫生政策, 2005(9): 4–9. |
[9] | 顾昕. 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6): 18–29. DOI:10.3969/j.issn.1003-3947.2005.06.005 |
[10] | 李立明. 切实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J]. 求是, 2003(20): 43–45. |
[11] | 李玲. 中国应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医疗体制[A]. 李稻葵. 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年第1期 总第1期)[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12] | 李玲, 江宇, 陈秋霖.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我国医改30年[J]. 中国卫生经济, 2008(2): 5–9. DOI:10.3969/j.issn.1003-0743.2008.02.002 |
[13] | 刘军民. 公共财政下政府卫生支出及管理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05(94): 2–20. |
[14] | 刘继同, 郭岩. 从公共卫生到大众健康: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范式转变与政策挑战[J]. 湖南社会科学, 2007(2): 36–42. DOI:10.3969/j.issn.1009-5675.2007.02.010 |
[15] | 刘尚希, 陈少强. 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J]. 财政研究, 2003(8): 15–20. |
[16] | 刘运国. 初级卫生保健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回顾[J]. 中国卫生经济, 2007(7): 11–15. |
[17] | 陆立军. 论社会主义医疗劳动的生产性质(一)——兼谈孙冶方同志对“宽派”批评的得与失[J]. 卫生经济, 1984(1): 36–42. |
[18] | 吕美行. 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探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03(12): 9. DOI:10.3969/j.issn.1004-7778.2003.12.004 |
[19] | 欧阳桃花, 郑舒文, 程杨.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 基于中国情景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20(8): 19–31. DOI:10.3969/j.issn.1002-5502.2020.08.004 |
[20] | 王谦.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06(2): 33–38. |
[21] | 王绍光. 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上)[A]. 胡鞍钢. 国情报告(第六卷2003年(下))[C].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a. |
[22] | 王绍光. 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下)[A]. 胡鞍钢. 国情报告(第六卷2003年(下))[C].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b. |
[23] | 王伟, 任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6): 58–60. |
[24] | 武晋, 张雨薇. 中国公共卫生治理: 范式演进、转换逻辑与效能提升[J]. 求索, 2020(4): 171–180. |
[25] | 吴明.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07(8): 5–8. DOI:10.3969/j.issn.1003-0743.2007.08.002 |
[26] | 吴世藩. 卫生防疫站也应讲经济效益[J]. 卫生经济, 1983(1): 21–23. |
[27] | 夏杏珍.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3(5): 110–118. |
[28] | 薛澜, 张强. SARS事件与中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 1–6. |
[29] | 于宗河. 医疗卫生改革不宜实行市场体制[J]. 党校论坛, 1994(4): 28–30. |
[30] | 张茅. 深化医改需要探索和把握的几个问题[J]. 行政管理改革, 2010(6): 8–18. |
[31] | 赵云旗, 申学锋, 史卫, 等.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6): 42–63. |
[32] | 庄琦. 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行动的成就与经验[J]. 管理世界, 2022(7): 24–37. |
[33] | Baumgartner F R. Ideas and policy change[J]. Governance, 2013, 26(2): 239–258. DOI:10.1111/gove.12007 |
[34] | Baumgartner F R. Ideas, paradigms and confusions[J].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2014, 21(3): 475–480. DOI:10.1080/13501763.2013.876180 |
[35] | Campbell J L.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
[36] | Carson M,Burns T R,Calvo D. Paradigms in public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 of paradigm shifts in the EU[R]. 2009. |
[37] | Cashore B, Howlett M. Punctuating which equilibrium? Understanding thermostatic policy dynamics in Pacific Northwest forestry[J].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7, 51(3): 532–551. DOI:10.1111/j.1540-5907.2007.00266.x |
[38] | Daigneault P M. Reassessing the concept of policy paradigm: Aligning ont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policy studies[J].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2014, 21(3): 453–469. DOI:10.1080/13501763.2013.834071 |
[39] | Hall P A. Policy paradigms,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state: The case of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Britain[J].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3, 25(3): 275–296. DOI:10.2307/422246 |
[40] | Hall P A. Brother, can you paradigm?[J]. Governance, 2013, 26(2): 189–192. DOI:10.1111/gove.12031 |
[41] | Kern F, Kuzemko C, Mitchell C. Measuring and explaining policy paradigm change: The case of UK energy policy[J]. Policy & Politics, 2014, 42(4): 513–530. |
[42] | Oliver M J, Pemberton H. Learning and change in 20th-century British economic policy[J]. Governance, 2004, 17(3): 415–441. DOI:10.1111/j.0952-1895.2004.00252.x |
[43] | Somers M R, Block F. From poverty to perversity: Ideas,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over 200 years of welfare debate[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5, 70(2): 260–287. DOI:10.1177/000312240507000204 |
[44] | Surel Y. 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normative frames in policy-making[J].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2000, 7(4): 495–512. DOI:10.1080/13501760050165334 |